港交所披露易最新信息显示,首创证券已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递交招股说明书,标志着这家北京市国资委控股券商在H股上市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此次上市由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国际、中信建投国际及中银国际四家机构联席保荐,拟通过募集资金强化核心业务竞争力并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
根据招股书披露,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核心业务领域。其中,资产管理业务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支柱,将获得首要资金支持以巩固市场领先地位;投资类业务将着力构建全球视野的多资产协同体系;财富管理板块则计划完善服务与产品矩阵。科技投入与数智化转型也被列为重要方向,剩余资金将用于补充运营资本及一般企业用途。
作为2022年12月登陆A股市场的证券机构,首创证券此次启动H股发行具有特殊战略意义。公司公告明确指出,此举旨在提升国际资源整合能力与全球影响力。7月启动计划后,8月即获得北京市国资委批复,此次招股书递交标志着其"A+H"双融资平台构建进入实质阶段。若成功上市,将成为继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13家券商后,第14家实现两地上市的证券机构。
财务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间,公司营业收入从15.88亿元增至24.18亿元,归母净利润由5.55亿元提升至9.85亿元。期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从1.5%攀升至2.2%,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由5.4%增至7.6%,两项指标在2024年均位列A股上市券商前列。资产管理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同期行业规模复合增长率为-6.7%,而首创证券却实现15.8%的正增长,2024年累计发行资管产品846只居行业首位。
招股书首次系统披露了核心业务收益情况:2022至2025年上半年,集合与单一资管计划的在管规模回报率分别为4.10%、8.48%、5.54%及4.89%;固定收益投资业务综合收益率则达8.85%、7.92%、9.14%及9.76%。尽管2025年上半年资管业务收入占比降至19.74%,同比下降54.06%,但公司强调这主要受债市波动导致的超额业绩报酬减少影响,整体管理规模仍保持增长态势。
在业务结构方面,2024年投资类与资管类业务分别贡献44.09%和37.61%的营业收入,形成双轮驱动格局。相比之下,投行业务与财富管理业务占比分别为8.09%和16.79%。公司正依托北京地缘优势深化区域市场布局,在服务北交所市场过程中逐步扩大业务版图。
股权结构调整方面,首创集团拟将3.56%股权无偿划转至京投公司。交易完成后,首创集团持股比例降至53.20%,京投公司以20.87%的持股量维持第二大股东地位。公司表示此次调整将强化业务协同效应,为国际化战略提供更坚实支撑。
国际化布局路径在招股书中得到系统阐述。公司计划以香港市场为支点,构建覆盖交易服务、资本对接、投融资咨询的全球服务体系。重点布局领域包括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科技创新企业跨境融资及跨境投资交易。未来还将通过设立境外平台、参与国际发行、开展跨境资管等方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链条投融资服务能力。
需要关注的是,此次H股发行仍需通过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及联交所的多重审批。公司在风险提示中明确指出,资产管理业务可能面临在管规模下降、费率调整及投资业绩波动等风险,投行与财富管理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仍需持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