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季深入,大闸蟹迎来销售旺季。今年市场上大闸蟹的价格和供应情况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记者走访北京多家零售终端发现,不同规格、产地的大闸蟹价格呈现差异化特征,部分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在盒马鲜生北京某门店,阳澄湖产区大闸蟹占据显眼位置。工作人员介绍,2.8-3.2两规格的母蟹售价59.9元/只,2.3-2.7两规格的母蟹36.9元/只。对比去年同期数据,同规格阳澄湖母蟹价格分别下降10元/只和3元/只。非阳澄湖产区的2.3-2.7两母蟹售价29.9元/只,2.8-3.2两母蟹49.9元/只。另一家连锁超市的货架上,辽宁盘锦产2.2-2.6两母蟹标价39.9元/只,阳澄湖同规格产品则高出10元。
批发市场数据印证了终端价格的变化。北京新发地市场官网显示,10月16日2.5两母蟹批发均价62.5元/斤,3两母蟹67.5元/斤。对比2024年同期,2.5两规格价格持平,3两规格下降6元/斤。江苏宜兴养殖户透露,其自产自销的2.5两母蟹今年售价35元/只,较去年40元/只下降5元。
价格分化现象在高端市场尤为明显。江苏华海种业科技公司销售负责人赵怀良表示,受气候影响,今年大闸蟹成熟期推迟约半个月,当前精品蟹产量有限导致价格走高。该公司位于固城湖产区的养殖基地,3.5两精品母蟹收购价达130元/斤,零售端约70-80元/只,较去年同期每斤上涨6-8元。不过他预计,随着气温下降,10月底至11月初大闸蟹集中上市时,整体价格将回落至较低水平。
供应端呈现积极态势。天眼查数据显示,全国现存蟹相关企业超2.1万家,江苏以6900余家占32.48%位居首位。据运满满平台发布的《大闸蟹全国“平替”地图》,江苏河蟹养殖面积达350万亩,2023年产量40.55万吨。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姚水生透露,今年阳澄湖大闸蟹产量10350吨,较去年增加450吨,上规格产品占比提升。首批2000吨成熟蟹已于9月下旬上市,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将有6000吨集中供应。
品质提升得益于有利气候条件。固城湖产区蟹师会品牌负责人强玮指出,今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短,蟹苗死亡率降低,预计产量较去年增长20%,蟹品质量也明显优于往年。这种供需变化在零售端已有体现,盒马蟹品类采购负责人预测,今年大闸蟹整体价格将比去年下降至少10%。
市场监管方面推出创新举措。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首次实施"熔断机制",通过蟹扣配发控制电商超卖行为,每亩水面配发不超过600只防伪标识,数据由协会、监管部门和平台三方共享。盒马则联合上海海洋大学推出分级企业标准,采用"电子验蟹师"量化肥满度指标,确保上市产品符合品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