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600941.SH/00941.HK)近日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表现略低于市场预期。10月21日,公司A股及H股股价双双走低,其中A股下跌1.81%至105.83元/股,H股下滑0.58%至85.9港元/股。
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实现营业收入7947亿元,同比增长0.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4亿元,同比增长4.0%;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达2654亿元,同比增长0.9%。从单季度表现看,第三季度营收为2509亿元,同比增长2.5%,环比下降10.4%;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42.0%;EBITDA为794亿元,同比下降1.7%。
细分市场方面,个人业务核心指标虽保持行业领先,但面临增长压力。截至9月30日,公司移动客户总数达10.09亿户,其中5G网络客户数6.22亿户;移动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为48.0元,同比下降3.0%。家庭市场表现稳健,有线宽带客户总数3.29亿户,前三季度净增1420万户;家庭宽带客户2.88亿户,净增976万户;家庭客户综合ARPU为44.4元,同比增长2.8%。
政企市场成为亮点,DICT业务收入保持良好增长,AI直接收入实现高速增长。公司通过强化平台化运营体系,深化战客、商客客群精细运营,推进AI+规模发展,进一步提升价值贡献。新兴市场方面,国际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同时通过“内容+科技+融合创新”运营模式,重点产品客户规模实现稳健增长。
机构分析指出,中国移动传统业务承压,新兴业务初显活力。中金公司认为,公司第三季度主营收入符合市场预期,但净利润略低于预期,主要因研发费用超预期。瑞银报告显示,第三季度服务收入2162亿元,同比增长0.8%,符合市场预期;EBITDA同比下降1.7%至794亿元,较市场预期低3%;净利润同比增长1.4%,主要受资本支出见顶后折旧与摊销费用减少影响,部分抵消了营运费用增加的影响。
市场关注焦点集中在三方面:一是ARPU值能否止跌企稳以支撑收入增长;二是DICT、AI等新兴业务的盈利能力能否成为利润新增长点;三是5G渗透率提升后的商业化变现路径。当前,中国移动正面临传统业务增长放缓与新兴业务培育的双重挑战,其转型成效将成为影响未来业绩的关键因素。
值得关注的是,第十二届“港股100强”评选活动候选工作已启动,榜单候选筛选正有序推进。此次评选拟增设多个细分榜单,重点关注数据中心、云计算服务、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与当前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热潮深度契合。过往评选中,中国移动等头部电信企业曾多次入选,此次能否再度脱颖而出备受市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