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田宇第一次在拼多多拼单时,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以“拼着买,更便宜”为口号的电商平台,会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站在新家的客厅里,她指着从拼多多购入的洗衣机、洗漱台和坐便器,笑着说:“从几块钱的洗碗布到上千元的家电,现在家里几乎所有东西都是拼多多买的。”
田宇的家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这座被称为“中国冷极”的小城,全年封冻期超过200天。过去,去最近的主城区单程就要近3小时,购物极为不便。2015年,4G网络刚普及,移动支付还是新鲜事物时,田宇通过一档综艺节目了解了拼多多。拼单的玩法和实惠的价格,让她很快成了忠实用户。“以前买东西要坐很久的车,现在四五天就能包邮送到家,还便宜。”
十年来,拼多多从一家初创电商,成长为拥有超9亿年活跃用户、上千万活跃商家的国民级平台。它的触角不仅延伸到城市,更深入到偏远地区。在根河,像田宇这样的用户越来越多;在西北高原,人们能吃到鲜活的螃蟹;在西南山区,新鲜榴莲不再是奢侈品。互联网消费从“尝鲜”变成了“日常”,“拼”出来的不仅是产业效率,更是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
2016年1月,宋宋在办公室里听到同事喊:“进口麦片有一起拼的吗?”她点开链接,1分钟内完成了下单。这是她在拼多多上的第一单,价格比市场价便宜一半。那时,拼多多的拼单模式还很新鲜——不用领券、不用加购物车,在微信里就能快速下单,还能和同事分享快乐。几次拼单后,宋宋发现,平台似乎更懂她了:家居好物、当季水果……每次登录,总能找到她需要的东西。
“最初拼单前,产品介绍里全是产地特色和农人故事,文字密密麻麻,照片里都是泥土和水果,仿佛能闻到屏幕里的气息。”宋宋说。她开始打造自己的“购物圈”,从生活用纸到水果零食,越拼越多。“水果买得最多,唯一的要求就是凑够人数。”
拼多多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叹。2016年3月,宋宋拼手机充电线失败,因为人数不够;6个月后,拼多多年活跃买家超过1亿。2019年,她拼手机膜秒成功,商家次日发货,3天送到;同年,“百亿补贴”带动下,平台年活跃买家达到5亿。两年半后,这个数字接近9亿。如今,宋宋拼无人机轻松成功,当天发货,很快收到。
在偏远地区,拼多多的到来改变了更多人的生活。白嘎丽玛家住呼伦贝尔大草原,童年时村里少电、没网,买菜要坐车去隔壁村,上县城采购来回一次4小时。2021年返乡时,她发现村里“含多率”(使用拼多多比例)明显上升。通路、通电、通网后,拼多多引领电商西进,草原也进入了包邮区。村里15元的棉线手套,拼多多上不到10元;县城40元/平方米的地板革,拼多多只要一半价格;买不到的活力28洗衣液,拼多多包邮送到,还“价格公道,用着放心”。
白嘎丽玛用拼多多买灯具、一次性洗漱品和民宿地板革,办起了蒙古包民宿,盛夏两个月收入最高达10万。她还买了GPS装在领头羊上,实时监控羊群位置,放牧压力减轻了。农历五月,敖包会举行,网购的无人机飞过上空,记录下传统而盛大的日子。“电商送来的新工具,让生活和挣钱更容易了。”
十年来,拼多多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广。在青海省夏吾特村,公保加是少有的大学生,毕业回乡后把小超市建成“村级CBD”,提供吃住用“一条龙”服务。看到村民开始刷短视频,他主动对接快递公司,在小超市建起快递驿站。起初,驿站一天最多十几个包裹,他还要贴钱取件。2022年,拼多多发起“西进行动”,通过模式创新和物流补贴,大幅降低西行包裹物流成本。如今,驿站每天进件超100件,旅游旺季接近200件,超八成来自拼多多。公保加也从这里“进货”拖鞋、雨伞等生活用品。“以前运费比东西还贵,现在包邮还有运费险,退货免费,大家买东西意愿很高。”
在四川凉山的美姑县,吉克古千十年前就用过网购,但交通不便,收货至少要一周。2020年,多多买菜开进美姑县,他才真切体会到网购的优势。阳光玫瑰、油麦菜、鲈鱼次日送达,多多买菜的名字被口口相传。作为网格站负责人,吉克古千说,用户涌入“既突然,又持久”,“平台调集30人帮忙,从早到晚送不完”。如今,多多买菜是美姑人的首选,站里仅鸡蛋一天就送出上万个。
十年来,拼多多变了:商品更丰富,从拼单爆款到全品类;物流更快,多多买菜实现“次日达”;服务更完善,从七天无理由退换货到售后主动介入;场景更多,从拼团延伸到社区团购、跨境网购。但有些东西没变——坚持消费者导向,尊重每一分钱。
在重庆山村,李春花起初是全村老人的“代购”。帮73岁老人买电饭锅,为64岁阿姨买“劈柴尖”,替78岁夫妻拼电磁炉……她教会老人自己网购后,老人们最在意的是:“东西要实惠,质量要过得去,不能有邮费!”拼多多正好满足这些需求。
在海南县城,陈晨自2016年首次拼单,至今已近十年。从职场单身女性到二孩母亲,她给村里孩子买零食、出差用直发梳、女儿启蒙绘本、每日果蔬……每件商品都融进生活。对她而言,拼多多像街边十元店,也像无所不包的百货商城,“小孩都知道,买玩具上拼多多”。
公保加处理村里快递多年,感触颇深:“每省下100块,就能给孩子多买一支笔、一双鞋、一个书包,甚至是有些家庭一周的生活费。”在他的驿站里,“有时连着几个星期都没有一件退货,大家对网购的产品普遍比较满意。”
吉克古千也转了性子,曾经跨平台比价,如今只留拼多多,“不用比较,上面东西价格最实惠,最懂我们美姑人的需求”。他每天坚守站点,遇上下雨等恶劣天气,主动承担配送工作,确保履约时效和用户满意,“这是平台对消费者的承诺,我们会尽力做好。”
坐在新家的沙发上,田宇打量着头顶的吊灯和浴室的奶油风一体柜,与心中精心规划的家的模样逐渐重合,她心满意足地笑了。更好的生活,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