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从免费取经到百万门槛:胖东来收费背后,是守护价值还是商业逻辑之变?

时间:2025-10-23 10:37:41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近日,胖东来及其创始人于东来因一系列商业决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多家媒体报道,于东来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宣布将针对企业家群体推出付费交流服务。其中,个人一对一分享交流收费五十万元,时长约三小时,每月仅限一次;而通过联商学院组织的两天交流活动,每人费用高达一百万元。同时,胖东来还设立了每月开放日,每人收费两万元,每批次仅限十五人,且需通过严格资质审核。

这一收费举措迅速在零售行业掀起讨论热潮。支持者认为,胖东来作为中国零售业的标杆企业,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具有极高价值,收费是合理保护商业机密、筛选真正有学习意愿企业的必要手段。反对者则质疑,胖东来是否从“开放共享”转向“自私自利”,尤其是此前其一直以“员工幸福”和“社会责任感”为宣传重点。

事实上,胖东来近年来确实面临“学习热潮”带来的运营压力。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三年间,每年有超过千批次的企业团队前往河南许昌“朝圣”,高峰时期甚至出现排队数日仍无法进入门店的情况。大量参观者涌入,不仅影响了顾客购物体验,也打乱了员工工作节奏。导购员被迫频繁解答问题,收银台前因拍照停留而排起长队,仓库取货效率下降……这些看似微小的扰动,长期积累已对胖东来的服务品质造成实质性影响。

从商业逻辑看,胖东来的收费策略并非简单“卖门票”,而是构建了一套“认知与资源双重筛选机制”。一方面,高额费用有效限制了参观人数,避免了“打卡式参观”和“低效学习”;另一方面,能够支付百万元参与学习的企业,通常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管理基础和战略远见,这类企业更可能真正理解并消化胖东来的理念,而非简单照搬表层做法。更重要的是,于东来明确表示,收费所得将“全部用于传播美好之路”,这意味着其目的并非盈利,而是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资源再分配,推动更多企业关注人文商业、员工福祉与长期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胖东来并未完全关闭免费学习通道。于东来承诺将通过直播等方式进行理念分享,说明其初心仍是“传播美好”。这种“付费+免费”的双轨制,既保护了核心竞争力和日常运营,又兼顾了社会责任,体现了商业智慧与社会价值的平衡。

然而,胖东来近期的争议远不止于此。此前,其因开除一名工作十二年的老员工引发诉讼。据报道,该员工因“未及时接待顾客”被依据公司《管理制度》解雇,此事引发网友热议,质疑胖东来是否对员工过于苛刻。毕竟,于东来曾多次对外强调“企业责任要落实到员工的幸福上”。于东来年初宣布的“员工结婚执行标准”、八月招聘三十名刑满释放人员并设立一亿元创业基金等举措,也均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甚至一度陷入舆论漩涡。

尽管争议不断,但胖东来的业绩表现依然亮眼。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胖东来销售额达169.64亿元,利润超8亿元,单店平均盈利6153.8万元,远超永辉超市等同行。进入2025年,其表现同样出色,截至9月27日,销售额已达171.2亿元,提前三个月超越2024年全年业绩。按当前日营收计算,全年预计可达22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于东来计划将年销售额控制在200亿元以内,以避免过快增长对员工和价值观的冲击,这一举措也引来业界广泛赞誉。

胖东来的社会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2024年春节期间,其4天接待游客144万人次;国庆假期3店吸引220万游客,带动许昌旅游收入增长543%。如今,胖东来已成为许昌的“旅游打卡地”,甚至吸引了马云、雷军等商界大佬亲自考察。马云认为于东来是真正懂零售的人,雷军则敬佩其为“神一般的存在”。

面对流量与争议的双重考验,于东来似乎在进行一场关于“如何守护价值、传递价值”的社会实践。他用百万门槛告诉企业家们:真正的商业智慧,不应被轻易复制,而应被慎重对待。在浮躁与内卷并存的今天,胖东来的选择,既是对自身成果的尊重,也是对中国企业精神的一次唤醒。然而,处于流量中心的胖东来也需谨记,唯有敬畏长期主义,方能成就真正伟大的商业。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