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近期完成新一轮高管层调整,一次性任命三位首席职务人员,其中包括首次设立的首席运营官岗位。此次人事变动涉及跨行调任与内部提拔,引发市场对银行管理层战略布局的关注。
根据董事会决议公告,原首席风险官刘小莉转任首席运营官,成为该行首位担任此职务的高管。公开资料显示,刘小莉自1996年加入华夏银行,历任总行营业部副总经理、北京分行副行长、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等职,2024年9月刚获聘首席风险官,实际履职仅9个月便调任新岗。值得关注的是,其在2025年9月已以首席运营官人选身份主持公开活动,显示此次调整早有规划。
接任首席风险官的方宜来自北京银行体系,其职业生涯跨越济南分行、总行董事会办公室、石家庄分行等多个关键部门。2025年6月刚获批担任北银理财董事长,不足三个月即跨行履新。这位1980年出生的博士研究生,成为华夏银行风险管控领域的核心管理者。
首席财务官则由内部资深员工刘越晋升担任。自2000年加入华夏银行以来,刘越历任计划财务部副总经理、北京分行副行长等职,现任资产负债部总经理。其高级会计师资质与25年银行财务系统经验,为该行资本运作提供专业保障。
此次人事调整后,华夏银行形成11人高管架构,除三位新任首席外,还包括行长瞿纲、四位副行长、首席合规官杨宏及首席信息官龚伟华。值得注意的是,董事会秘书杨伟同时兼任副行长与财务负责人,形成独特的管理交叉模式。
数据显示,2025年该行管理层经历密集更迭。董事长职位在1月由李民吉换为杨书剑,副董事长邹立宾、独立董事祝小芳等岗位相继完成补位。高管团队中,首席审计官、首席信息官等职务均出现人员变动,其中龚伟华同样具有北京银行工作背景。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首席运营官在A股上市银行中较为罕见,2025年金融监管总局仅核准两家金融机构的COO任职资格。华夏银行设立该职位,或旨在强化运营效率与战略协同,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关键期,需要更集中的运营管理体系。
北京银行背景人员在华夏银行高管层的集中出现引发关注。除董事长杨书剑、首席信息官龚伟华外,副行长唐一鸣与新任首席风险官方宜均来自该行体系。这种人才流动模式,既体现金融行业的人才互通,也折射出区域性银行间的战略协作趋势。
目前,华夏银行首席审计官职位仍待补缺,其任职资格审批进度将成为影响管理层完整性的关键因素。随着三位新任首席正式履职,该行在风险管控、财务运营及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战略执行能力将面临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