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房地产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效应显著,对整体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逐步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对高品质居住环境的需求持续攀升,这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与方向。
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推动房地产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关键议题。业内专家指出,未来五年,房地产市场需在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构建更加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一方面,要针对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优化保障性住房与市场化住房的供应结构,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供应格局;另一方面,需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培育专业化、市场化的住房租赁企业,提升行业监管水平,切实保障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
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石。专家建议,应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以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为指引,根据人口流动趋势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投放。通过“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的模式,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优化住房结构,避免资源错配带来的市场波动。
在监管制度层面,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行业规范经营。针对房地产开发环节,应严格禁止投资人违规抽挪项目资金或提前分红,确保项目顺利交付;在融资环节,可探索“主办银行制”,由一家银行或银团统筹项目资金管理,保障合理融资需求;在销售环节,应逐步推广现房销售模式,实现“所见即所得”,同时规范预售资金监管,切实维护购房人权益。
品质提升是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行业需从设计、材料、建造、运维等全链条入手,全面提升住房标准。无论是保障性住房、新建商品住宅,还是存量住房改造,均应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标准,打造符合人民群众期待的“好房子”。例如,通过采用环保材料、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方式,提升居住体验,满足多元化需求。
随着城市发展进入内涵式增长阶段,房地产行业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模式。通过与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建设等深度融合,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唯有立足长远,摒弃粗放式发展路径,向高质量发展要效益,才能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