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在重阳节休市一天后,于10月30日恢复交易,多家保险企业股价表现强劲。其中,中国太平股价早盘一度上涨9.3%,尽管午后有所回落,但最终仍以4.28%的涨幅收盘,报17.8港元,市值达到640亿港元。与此同时,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的港股股价也分别上涨了3.29%和1.69%。
10月28日晚间,中国太平公布了旗下附属公司的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及部分财务数据。数据显示,寿险、财险、养老及再保险等业务均取得了显著增长。目前,中国平安和中国太平的附属公司已披露三季度报告,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则发布了业绩预告,显示前三季度上市险企净利润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北京某保险代理公司总经理杨帆分析指出,第三季度资本市场的回暖,特别是权益市场的良好表现,为保险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投资收益。他提到,在新会计准则下,更多权益资产被计入FVTPL科目,其公允价值变动能够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因此,当市场上涨时,险资持仓的权益资产公允价值回升,直接转化为净利润,导致净利润增速远超保费增速。
从具体业务来看,中国太平旗下寿险公司第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达到429.76亿元,同比增长9.85%,净利润113.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9.17%。财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为76.01亿元,同比增长4.20%,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增长73.23%。太平养老和太平再保险也分别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
随着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的陆续披露,中国太平(通过旗下子公司)的重仓股逐渐浮出水面。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中国太平出现在17家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其中7家为新进重仓。陕西煤业、中国移动、伯特利等公司分别获得加仓。
在重仓股中,拓普集团、鲁西化工、东方电缆等公司第三季度涨幅居前,分别上涨71.40%、40.97%、36.61%。中国太平对这些公司的持仓市值也较为可观。目前,中国太平持股市值最高的五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为沪农商行、中国电建、中国移动、浙商银行和陕西煤业。
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太平的重仓股较为分散,其中电气设备行业重仓股最多。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和东方电缆均为三季报新进,持仓市值分别达到4.93亿元、4.60亿元和2.78亿元。
杨帆进一步表示,险资作为长期价值投资者,其操作通常是“长线”和“短线”相结合。在战略上,险资会长期持有符合国家战略、质地优良的核心资产;在战术上则会根据市场估值和行业景气度,灵活进行波段操作,捕捉阶段性机会。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某院长认为,险资以跨周期视角布局,用长期价值对冲短期波动。高股息资产能够稳住基本盘,而新能源、科技赛道则能捕捉产业转型红利。未来,险企需从“市场红利”转向“主动管理”,在波动中持续创造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太平旗下财险公司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实现扭亏。根据公告,太平财险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258.65亿元,同比增长4.24%,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长82.32%。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3.85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6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