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锂电池电解液市场迎来新一轮价格波动,作为关键添加剂的碳酸亚乙烯酯(VC)价格显著攀升。据行业监测数据显示,10月30日电池级碳酸亚乙烯酯报价达到5.7万元/吨,较9月初4.63万元/吨的历史低位累计上涨超23%。这一走势与六氟磷酸锂的涨价形成联动效应,共同推动电解液产业链价格体系重构。
本轮价格反弹源于供需关系的根本性改善。2021年行业经历产能集中释放后,碳酸亚乙烯酯价格持续承压,导致部分中小企业退出市场。广发证券研究指出,经过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深度调整,行业实际产能已降至近年低位。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当前产业链正从去库存转向主动补库阶段,若新增产能未能及时落地,VC添加剂供应紧张局面可能延续至2026年中期。
需求端呈现强劲复苏态势。10月电池排产环比增幅达10%,头部企业环比增幅超20%,其中储能电芯占比突破40%。行业平均开工率接近90%,头部厂商维持满负荷运转。不同技术路线对VC添加剂的需求差异显著:三元电池添加比例通常为1%-2%,动力型磷酸铁锂电池提升至3%-5%,储能型磷酸铁锂电池更可达4%-6%。随着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和储能领域的渗透率持续提升,VC添加剂需求获得直接拉动。
产业链上市公司加速产能布局。华盛锂电作为行业龙头,现有VC年产能9000吨,今年4月宣布投资建设年产6万吨项目,一期规划产能3万吨。富祥药业已形成年产8000吨VC和37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规模化产能,出货量位居行业前列。天赐材料控股子公司具备3000吨/年VC生产能力,4月通过新增1.2万吨/年纯化能力的技改项目备案。
孚日股份拥有1万吨VC粗品和1万吨精制产能,海科新源湖北基地的添加剂产能已于2025年释放,产品涵盖VC、氟代碳酸乙烯酯等主流成膜添加剂。泰和科技年产1万吨VC项目一期进入试生产阶段,联泓新科4000吨/年VC装置完成中交即将投产。奥克股份则布局了电池级聚乙二醇、碳酸乙烯酯等多元电池材料产品。
资本市场对产业链变化反应敏锐。9月以来,天际股份股价累计涨幅超160%,多氟多涨近100%,天赐材料涨幅超90%,新宙邦、石大胜华等电解液龙头均有显著表现。这种联动效应既反映了对行业基本面改善的预期,也体现了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链长期价值的认可。随着下游动力电池和储能市场的持续扩张,电解液添加剂领域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