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小吊牌牵出大生意:国际品牌“同厂不同价”,中国代工如何逆袭夺话语权?

时间:2025-11-01 15:12:50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近日,国际运动品牌阿迪达斯一款由雪中飞代工的羽绒服引发市场热议。这款售价超800元的产品,与雪中飞自有品牌同含绒量羽绒服存在明显价差,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品牌溢价背后的真实价值。这场争议背后,折射出中国代工产业链的深刻变革。

实地走访成都金融城阿迪达斯门店发现,其供应链呈现多元化特征。商品吊牌显示,供应商既包括常州华利达、嘉兴广越等国内制造商,也涉及东南亚产能。以雪中飞代工的羽绒服为例,其80%绒子含量产品定价800余元,而雪中飞自有品牌85%绒子含量产品仅售320元。这种价差现象在运动服饰领域普遍存在,品牌专家庞瑞指出,奢侈与运动领域的品牌溢价中,超过60%的成本用于明星代言、旗舰店运营等品牌建设。

消费者行为正在发生显著转变。在服装行业工作多年的徐璐观察到,高端品牌定价倍率可达10倍以上,中端品牌6-8倍,快时尚品牌3-5倍。但随着信息透明度提升,消费者开始通过对比蓬松度、充绒量等参数计算质价比。庞瑞认为,当互联网消除信息差后,品牌溢价逐渐失去说服力,技术溢价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垂直一体化企业的竞争优势更为突出。申洲国际作为阿迪达斯重要合作伙伴,其2024财年运动类产品占比达69%。但高度集中的客户结构(前五大客户占比85.37%)带来潜在风险,庞瑞建议通过客户多元化分散经营风险。这种转型反映在中国制造的"三级跳":从低端加工到高端制造,从被动接单到标准输出,最终成为供应链核心枢纽。

上海市消保基金会理事长唐健盛指出,中国已具备诞生全球消费领域明星企业的条件。他以跨国公司咨询案例说明,本土开发、本土供应链、本土运营的"三个本土"战略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生产能力,更在于迭代能力和成本效率的综合优势。当国际品牌在中国建立柔性供应链时,实际上是在认可中国制造的全球领导地位。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