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行业近期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2025年9月末,全行业165家公募机构管理的资产净值规模突破36.74万亿元,较前期高点再上新台阶。这一数据不仅刷新历史纪录,更反映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持续释放的积极态势。
在指数投资领域,头部机构竞争格局逐渐清晰。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场非货币ETF、ETF联接基金及场外指数基金总规模突破8万亿元大关,其中易方达基金以1.11万亿元的指数产品规模领跑行业,华夏基金以1.08万亿元紧随其后。这两家机构合计管理的指数基金规模,已占到全市场同类产品的近三成,凸显头部机构在被动投资领域的先发优势。
基金发行市场同样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统计显示,截至10月25日,今年已有88只基金实现"一日售罄",其中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占据绝对主力地位。这类产品凭借费率低廉、策略透明的特点,在利率波动加剧的市场环境中受到投资者青睐。与此同时,"固收+"产品阵营持续扩容,10月29日当天有多只新基金宣布成立,其中单只产品首发规模突破35亿元,推动该品类年内发行总规模突破千亿元。
投资收益方面,公募基金整体表现可圈可点。Wind数据显示,三季度全行业基金利润合计达2.08万亿元,较二季度环比增长12%,创下单季度盈利历史新高。值得关注的是,各类型产品均实现正收益,其中权益类基金在市场反弹中贡献主要利润,债券型基金则延续稳健表现,共同推动行业盈利水平再创新高。
跨境投资领域,近期出现阶段性波动。受日本股市持续走强影响,日经225指数年内涨幅超30%,带动相关QDII基金二级市场价格显著溢价。为防范交易风险,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提醒投资者关注汇率波动、基金净值与市场价格偏离等潜在风险。这一现象反映出跨境投资需求旺盛的同时,投资者教育仍需持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