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金饰克价近1300元,古法、3D、5G等工艺下,哪种更值得消费者入手?

时间:2025-11-04 09:21:23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近期,国际黄金市场波动剧烈,金价频繁刷新纪录,相关话题持续占据热搜榜。10月21日,国际金价一度冲至438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峰值,但次日便大幅回落6.3%,创下2013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尽管如此,今年以来黄金价格累计涨幅仍接近50%,国内品牌金饰价格随之攀升,部分门店的黄金饰品单价甚至逼近1300元。

黄金市场的火热行情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但面对琳琅满目的工艺选择,许多消费者感到困惑。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黄金饰品工艺包括3D、5D、5G以及古法工艺等,每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加工方式,消费者在选购时往往难以抉择。针对这一现象,记者展开调查,梳理了不同工艺的差异及其对价格的影响。

记者走访广州多家品牌门店发现,10月17日当天,多家门店的金饰价格均超过1270元/克。中国黄金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当前金价处于历史高位,价格曲线持续上扬。”六福珠宝门店的金饰价格则为1279元/克。仅一周后,尽管金价有所调整,但多个品牌的黄金饰品价格仍维持在1200元/克左右。门店工作人员解释,金饰价格每日变动,主要依据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易价格进行调整。

金价的快速上涨对消费者产生了显著影响。部分消费者抱怨当前金价过高,回忆起此前200多元/克的购买经历,直言难以接受现在的价格。也有消费者选择持币观望,期待金价回落至600元/克后再入手。这种观望情绪在市场中普遍存在,反映出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的提升。

在工艺方面,黄金饰品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古法工艺、3D工艺、5D工艺和5G工艺是当前主流的加工方式。以古法工艺为例,其定义源于2021年发布的团体标准,要求饰品必须采用两种及以上中国传统金银细金工艺,如搂胎、锤揲、花丝等,表面呈现哑光或砂状肌理,体现古代宫廷金饰的特征。这种工艺强调传统技艺的传承,被视为古法金饰的核心价值。

相比之下,3D、5D和5G工艺属于硬足金范畴,其硬度达到维氏60HV以上,含金量不低于990‰。根据2024年发布的行业标准,这些工艺均属于硬足金品类。以5G工艺为例,周大福的产品宣传中强调其“更硬、更轻、更闪耀、更新潮”的特点。而3D工艺通过改变黄金分子结构提升硬度,制品重量轻、立体感强,但脆性较大;5D工艺则进一步提升了耐磨性和光泽度,适合制作精致款式;5G工艺则融合了传统黄金与K金工艺,兼具高纯度和良好韧性。

尽管工艺不同,但门店工作人员强调,这些金饰均为足金产品,纯度均达到990‰。所有工艺制造的金饰均需符合国家标准,对贵金属的纯度、印记和命名方法有明确规定。然而,工艺差异仍对价格产生显著影响。记者观察发现,不同工艺的金饰工费存在差距。例如,某门店的3D工艺手镯工费为80元/克,而普通工艺手镯仅为32元/克。工作人员解释,3D、5D工艺因更受年轻人欢迎,工费相对较高。

线上市场的价格差异同样明显。记者统计某电商平台26款热销足金手镯发现,克价在1000元至1300元之间,溢价率从8%到33%不等。门店工作人员指出,线下价格较高主要源于人工和房租等成本。不同款式、工艺和品牌的金饰,克价和溢价均存在差异,难以一概而论。

新工艺的推广正在重塑黄金饰品市场的定价模式。以老铺黄金为例,其主推的古法黄金定位使其产品售价高昂,被消费者誉为“黄金中的爱马仕”。2024年6月,老铺黄金登陆港交所,上市当天股价一度上涨超80%。行业报告显示,古法金加工费可达900元/件,毛利率较普通黄金翻倍。非遗工艺的融入进一步提升了溢价空间,相关标准实施后,非遗黄金产品占比从5%跃升至22%,溢价扩大40%。

黄金市场的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根据行业蓝皮书,消费需求占比超过60%,以首饰为主,而投资需求占比约30%,以金条和金币为主。Z世代对黄金的购买意向达59%,古法黄金和国潮设计因契合文化自信趋势,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这一趋势推动行业从“以克计价”向“工艺计价”转型,工艺价值在定价中的权重逐步提升。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