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集团的重整进程再起波澜。近日,控股股东杉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朋泽贸易有限公司的重整计划草案在债权人会议上未能通过表决,这场涉及数百亿资产的产业重组因此陷入新的不确定性。此前被视为潜在接盘方的“民营船王”任元林,其通过资本运作入主杉杉系的计划也因此蒙上阴影。
根据杉杉股份披露的信息,11月3日晚召开的债权人会议中,职工债权组和税收债权组表决通过了重整计划草案,但有财产担保债权组、普通债权组及出资人组均未通过表决。这意味着,由江苏新扬子商贸有限公司牵头的重整联合体提出的方案,未能获得关键利益相关方的支持。该联合体计划通过“直接收购+合伙企业收购+表决权委托”三种方式,合计取得杉杉股份23.36%的股权,受让对价约32.84亿元。若方案成功实施,任元林将成为杉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表决结果的分化,折射出不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职工债权组和税收债权组的债权性质决定了其清偿顺序的优先性,因此对重整方案的反对动力较小。相比之下,有财产担保债权组主要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构成,他们持有杉杉集团的抵押资产;普通债权组则包括供应商、债券持有人等无担保债权人;出资人组即杉杉集团的现有股东。这三类债权人在重整中可能面临更大的利益调整,尤其是普通债权组,在破产清算或重整中通常处于清偿顺序的末端,承受损失的风险更高。
重整方案未获通过的背后,还牵扯出联合体组建过程中的争议。此前,赛迈科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曾公开指控,其作为初始竞标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TCL产投替换出重整联合体。这一事件被媒体称为“狸猫换太子”,并引发市场对重整程序透明度的质疑。然而,据接近新扬子商贸的人士透露,所谓“被替换”的说法并不属实。该人士称,新扬子商贸早在9月下旬就曾询问赛迈科是否参与新的重整计划,而赛迈科的指控可能与联合体背后的“神秘组局人”诉求未得到满足有关。
据披露,新扬子商贸在重整联合体组建初期并非主动发起方,而是受一位“神秘组局人”委托,以牵头人身份参与重组。该组局人引入了赛迈科作为产业协同方,但因自身资质未能满足重整要求,最终由新扬子商贸接过联合体主导权。这一转变意味着,新扬子商贸从单纯的牵头人角色,转变为谋求实控权的主体。
尽管控股股东深陷重整漩涡,杉杉股份的业绩表现却颇为亮眼。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09亿元,同比增长11.48%;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528.83%。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核心业务的稳健发展。截至9月末,公司总资产达448.94亿元,虽较巅峰时期有所缩水,但在当前困境下仍属不易。
业务层面,杉杉股份的动作频频。8月,旗下杉杉科技与楚能新能源签署超百亿负极材料长期合作协议,引发行业关注。同时,芬兰10万吨负极产能项目已完成环评公示,海外布局迈出关键一步。公司管理层表示,面对内外部风险,坚持双主业战略、保持战略定力是应对挑战的关键。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增强市场信心。
目前,杉杉集团的控制权之争已进入关键阶段。重整计划的后续走向存在多种可能性:或通过与反对组别协商修改方案,或由法院强制批准,亦或面临破产清算。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涉及数百亿资产的重组大戏,都将对杉杉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