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金融韧性新纪元?跨域协同如何解锁系统无限潜能!

时间:2024-08-27 19:44:19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ITBEAR】8月27日消息,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金融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的先锋,对高可靠性、高性能和高安全性提出了极致要求。随着服务日益开放和客户体验的无处不在,金融机构面临着客户体验优化、业务连续性保障、高效运营以及外部安全威胁等多重挑战。

金融行业的服务场景正变得日益多元化。商业银行正积极构建更全面的生态系统,与各行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等群体提供更快捷、更广泛的金融普惠服务。同时,金融机构正逐步将AI能力融入网点服务、客服支撑、信贷评估、投研投顾等多个场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服务体验。为了满足快速变化的需求,金融产品从设计、开发、发布到运营的全过程都需要高度敏捷,以支撑新业务的快速上线。银行的生产系统正从封闭架构向开放架构转型,而如何在极端环境下保证核心业务的高性能和可用性,成为了必须攻克的技术难题。此外,全球银行纷纷提前布局智能风控和安全防御体系,以应对日益频发的交易欺诈和勒索攻击,确保资金安全。

据ITBEAR了解,在全新的数智时代,金融机构需要构建稳健且韧性的数字基础设施和敏捷弹性的数据平台能力,以应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并确保业务在各种突发情况下仍能平稳运行。为此,华为在与中国和全球金融机构的合作中,共同创新并提出了金融韧性基础设施的“4 Zeros”目标:Zero Downtime(高可用)、Zero Wait(极致体验)、Zero Touch(高效运维)和Zero Trust(可信安全)。这四个方面并非孤立的能力,而是需要云、网、存、算等基础设施跨域协同,形成端到端的韧性体系。

构建这一韧性体系的关键技术包括:计算资源的高可用性和弹性,特别是多核并行计算平台更适用于银行的海量并发交易业务;存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企业级存储实现性能无损的数据库加密,保障数据永远在线;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构筑高可用容灾DCN网络,提供极速切换和端到端的安全加密;云平台系统化高可用性设计,通过负载均衡和自动扩展机制,动态调整资源分配,避免单点故障;以及数据中心的灾备多活建设,实现基础设施、数据和应用的多活。

某大型头部银行通过创新改造企业级全闪存储和数据库,形成了全栈的存算分离双集群多主容灾架构,实现了跨Region、跨集群的高性能高可用方案。该方案不仅释放了数据库性能,还通过存储同步复制的高性能、高并发、强一致性特点,实现了金融A+级可用性需求。此外,通过跨域协同技术,如NUMA-Aware数据库加速和NOF+,进一步提升了OLTP性能和读写带宽。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金融机构还需要建立安全高效的运维体系。这包括完备的网络安全防护和数据保护机制,提升自动化运维水平,以及支撑故障快速定位、决策和切换的能力。通过动态检测、主动防御和联动恢复技术,金融机构可以更有效地应对网络威胁攻击。同时,新一代运维系统可实现应用级的业务可视和调优,大幅提升运维效率。而统一灾备管理平台则能确保容灾切换工作的完整性,保障金融数据中心的稳定性。

华为正不断优化其云、管、边、端的产品组合,为金融行业打造韧性数智基础设施。这包括提出MAS多活高可用架构、提供MRP存网协同防勒索方案、推出安全SASE方案以及发布网络数字地图方案。金融机构的韧性架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按照平台优先战略打造基础设施平台,支撑基于云平台和分布式技术的业务应用,并通过智能化的安全运维体系,全面提升业务敏捷韧性。在迈向智能世界的道路上,华为将持续打造竞争力领先的产品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全球金融客户。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