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2023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的经营评价结果,涵盖了147家保险公司,全面揭示了这些公司在速度规模、效益质量和社会贡献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根据公布的数据,这147家公司中,财产险公司77家,人身险公司70家。在评价结果的分类中,A类公司和B类公司的总数占比超过了95%。具体而言,财产险公司有25家被评为A类,48家为B类,4家为C类;人身险公司中,A类有22家,B类45家,C类3家。
值得注意的是,有7家保险公司被评为C类,包括小康人寿、华汇人寿、大家养老、长安保险、富邦财险、鑫安保险和阳光信保。C类公司的定义是在速度规模、效益质量和社会贡献某方面存在问题的公司。
在财产险领域,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财险和阳光财险这4家公司连续9年获得了A类评价。这些公司在保费增长、成本控制和风险保障等方面表现突出,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渠道优势,成为行业的引领者。然而,也有一些财险公司的评级发生了变化,长安保险和鑫安汽车保险从B类降至C类,这表明它们在业务拓展、成本管控或赔付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
在人身险领域,A类公司的数量有所增加,从2022年的18家增加到2023年的22家。其中,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和太平人寿这三家老牌公司连续9年被评为A类。这些公司拥有深厚的客户基础、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和专业的服务能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得益于渠道建设、产品结构和运营效率的优化,工银安盛、中意人寿等12家公司实现了从B类到A类的跨越。
然而,也有一些人身险公司的评级出现下滑,如新华保险和中邮人寿从A类降至B类。这些公司需要反思在市场竞争、业务转型和客户服务方面的不足。在C类公司中,小康人寿和华汇人寿已经连续3年获得这一评级,这些公司在保费增速、投资回报和退保管控等关键指标上的表现不佳,亟需优化经营管理,提升行业竞争力。
整体来看,2023年保险业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保费收入同比增长9.13%,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率为6.66%,人身险公司增长率达8.85%。在资产规模上,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都实现了稳步增长。然而,受低利率环境等因素影响,人身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下滑,对整体利润表现产生了一定拖累。
在降本增效方面,行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财产险公司的综合费用率降至29.56%,人身险公司的综合费用率降为14.34%。保险行业在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赔付支出达到18883亿元,同比增长21.94%。同时,行业为社会提供了巨额风险保障,纳税额达到2081亿元,有力支持了国家财政。
保险公司经营评价结果的发布,不仅是对行业发展的一次全面总结,更是为保险公司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A类和B类公司而言,需要持续巩固自身优势,不断创新突破,在科技应用、产品服务升级和风险管理优化等方面不断精进,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而对于C类公司而言,则需要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借鉴行业先进经验,制定针对性的转型策略,从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投资收益和强化客户服务等方面入手,实现困境突围和逆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