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餐饮界近期出现了一个令同行们艳羡的对象——赵翠花农家小炒。在餐饮业普遍感叹“利润稀薄”的大环境下,这家以称重计费为主的快餐品牌,在没有借助任何特殊营销节点的情况下,于7月新开张的店铺迅速走红,持续保持高热度:日均客流量超过800人,每日新增订单量稳定在100单以上。
“那队伍排得老长,翻台率还特别高,真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招数。”一位餐饮老板感叹道。
“新店开业业绩就这么好,春节黄金期肯定稳了!”另一位老板表示。
其实,这些餐饮老板们并非仅仅眼红赵翠花农家小炒的业绩,他们更深层的情绪是焦虑。他们渴望实现门店客流量和盈利能力的双重提升,却苦于找不到切实有效的方法。
这种焦虑情绪并非深圳餐饮老板独有,而是实体门店经营者们的共同心声。随着周期性淡季的过去,春节旺季即将到来,所有实体门店都渴望率先找到生意增长点,为2025年打下坚实基础。
在实体门店生意的长期增长模型中,“获客-下单-变现-复购”的正向循环至关重要,而影响这一循环的关键因素包括产品、服务和营销。然而,如今即便门店提供了优质产品和服务,并进行了营销投放,也未必能吸引足够多的客户。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标准化的好产品和服务已成为常态,而能够精准触达目标消费群体的营销手段却成为稀缺资源,这也是影响门店生意的最大变量。
许多商家正因为这个营销变量而感到焦虑。一方面,线下商业空间趋于饱和,同类型门店扎堆,消费者选择多样,低价竞争不断。有限的客流量被分散,门店吸引顾客进店消费变得困难重重,实现盈利目标更是难上加难。以茶饮行业为例,一条步行街上可能同时存在多家不同品牌的茶饮店,它们在产品品类和价格区间上高度重合,消费者分流现象显著。
另一方面,选择线上营销的门店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虽然线上营销能够带来流量,但往往成本高昂且流量多为一次性短效脉冲,缺乏持续性和粘性。一旦停止营销动作,流量就会急剧下降,门店难以建立稳定的私域流量池,始终处于流量焦虑之中。
当产品和服务作为门店运营基础架构的稳固“定量”因素,随着市场饱和度的提升而陷入“内卷”困境时,营销作为能够灵活调整和创新驱动的“变量”因素,便成为突破经营瓶颈、拉开经营差距的关键。
为了把握营销变量、打开生意增量,实体商家对数字营销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门店做的是三公里范围内的生意,所需的营销效果也十分明确:构建从流量吸引到留存转化的全链路闭环。这就要求数字营销产品能够帮助商家实现精准定位目标用户、高效曝光吸引到店、并最终将其留存。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营销平台也在不断探索和进化。腾讯广告凭借产品运营能力的升级,推出了覆盖本地商家投前、投中、投后全生命周期的“门店通解决方案1.0”,助力商家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闭环。这一方案已被众多商家认可并口口相传。
在投前阶段,商家需要摸清周边有效用户,构建清晰的人群画像。赵翠花农家小炒在开业前为了找到目标用户,尝试了多种方法,并最终选择了腾讯广告的“门店通解决方案1.0”。通过该方案的客源分析工具,赵翠花农家小炒获得了周边人群的画像分析,明确了门店附近客流的分布情况,并进行了高效曝光。最终,赵翠花农家小炒的营销投入取得了显著效果,充值5000元,定向曝光达到88000多次,平均每日新增订单100多单,卡券核销率高达83.45%,甚至有不少消费者连续20多天到店消费。
在投中阶段,商家需要精确筛选目标用户,确保到店流程便捷高效。对于连锁商家来说,营销需求不仅限于新店开业,还包括产品上新、节点营销投放等。腾讯广告的“门店通解决方案1.0”通过高价值范围探索功能,针对不同营销场景和门店位置,实现了“千店千面”的精准触达。例如,遇见小面和沪上阿姨等商家就通过这一功能取得了满意结果。高价值范围探索功能会根据门店实际情况,避开难以到达的区域,寻找更顺路且有高到店意向的目标客群。同时,通过朋友圈广告的门店外显组件凸显门店及活动信息,并链接小程序和微信支付卡券,用户可以在点击广告领取优惠后直接在小程序消费或到线下门店用卡券核销。
在投后阶段,商家需要直观看到投放效果、实现客流追溯,以便合理分配投放资源。针对这一行业痛点,腾讯广告的“门店通解决方案1.0”推出了归因能力功能。通过这一功能,商家可以清晰看到广告投放带来的小程序下单量、微信支付数据等效果数据。例如,沪上阿姨通过归因能力看到了广告投放对门店引流的效果;赵翠花农家小炒也通过这一功能清楚了朋友圈广告带来的投放效果。一些头部购物中心如广州太古汇、万象城等也通过归因能力看到了广告投放的客流数据。通过归因能力,商家可以实时优化营销资源分配,降低投放成本,实现最小投入、最大效果。
腾讯广告的“门店通解决方案1.0”有效提高了投放ROI 50%,为商家提供了有目标、有效果、有反馈的投放解决方案。随着2025年新年营销季的临近,许多商家已经开始利用这一方案解锁春节场景的生意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