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A股分红回购齐飞跃,投资者如何捕捉市场“信号灯”?

时间:2025-01-22 08:54:52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编辑:快讯团队

2024年度,A股市场在回馈投资者方面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现金分红与股票回购规模均触及历史峰值。然而,分红总额与回购金额之间存在显著差距,这一比例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平均水平相比较为突出。

据行业专家分析,全球各地上市公司在分红与回购策略上的不同选择,深刻反映了各地市场在上市公司构成、股东结构及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差异性。无论是分红还是回购,都是投资者获取投资回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观察上市公司运营状况的重要窗口。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度共有3965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了现金分红,分红总额超过2.4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其中,超过百家公司首次进行分红,另有近千家公司发布了年中或三季度分红预案。在回购方面,证监会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回购总额达到1476亿元人民币,同样刷新历史纪录。特别是10月份推出的“回购增持贷”工具,进一步激发了上市公司的回购热情,年内约有百家公司发布了256份相关公告,贷款金额上限合计约540亿元人民币。

尽管分红与回购规模均达到历史高位,但两者之间的规模差距超过十倍,回购金额仅占分红金额的6%。若进一步区分回购股票是否用于注销,A股市场分红与回购的比例差距将更为显著。长期以来,A股市场更倾向于分红,而对回购的重视不足。

全球范围内,尽管上市公司的回购金额仍低于分红,但两者的比例大致为1:2。中证指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50个主要市场的分红总额约为2.46万亿美元,而股份回购规模达到1.3万亿美元,相当于分红总额的53%。成熟市场对回购的偏好尤为明显,其中美国市场以约9000亿美元的回购总额位居全球首位,占全球回购总额的约70%。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罗炜教授指出,A股市场上分红与回购最接近的年份是2019年,比例达到14.5%。相比之下,美国市场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尽管现金分红金额约为7642亿美元,但仍低于回购规模约15%。以标普500公司为样本的统计显示,在2000年至2022年期间,现金分红在分红回购总额中的占比仅在少数年份超过50%。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黄生教授认为,分红与回购虽然都是企业分配经营盈余的方式,但两者在灵活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分红不仅是对历史盈利的分配,更反映了管理层对企业未来长期稳定现金流的预期。2024年度,A股市场多家公司发布了未来三年的股东回报规划,其中贵州茅台等公司提高了现金分红的最低比例和频率。

与分红相比,回购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往往意味着手头有闲置资金,同时对市场状况不满意或希望传递积极信号。黄生教授指出,回购后市场通常不会预期明年将继续回购,企业是否回购主要取决于当前股价和经营状况。这种灵活性是回购工具的最大优势。

中、美两地上市公司在回报方式上的选择,反映了两地资本市场在上市公司结构、股东结构和治理架构等方面的差异。在A股市场,央国企发挥着经济稳定器的作用,分红成为主导的回报方式。而在美股市场,科技企业是回购的主力军,为了避免分红的约束,它们往往谨慎启动分红计划。

行业属性也是影响股份回购与现金分红选择的重要因素。全球范围内,回购规模前三的行业分别为信息技术、金融和工业,而房地产和公用事业等股息率较高的行业回购比例较低。在美股市场,回购正逐渐成为常规性的回报方式,并呈现出“越涨越买”的趋势。

对于投资者而言,稳定的现金分红是门槛最低、最容易把握的获益方式。回购因其灵活性和复杂决策动因,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较难把握。然而,无论是分红还是回购,都是投资者观察上市公司经营状况、预期和管理层心态的重要信号。

腾讯控股通过大规模回购和注销股份传递了积极信号,成功对冲了大股东减持的影响,并增强了市场对其业务发展的信心。相比之下,A股市场一些上市公司的回购动作意图模糊,反而引发市场猜疑。投资者在面对成长型企业突然启动大规模分红时,应思考其是否已从成长股转变为价值股。

总之,上市公司选择分红或回购应以企业健康经营产生的利润和现金流为基础。投资者应警惕过度举债的高股东回报和“忽悠式回购”行为,这些信号出现时,无论回报多么可观,都应亮起红灯。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