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黄仁勋中国行,力推人形机器人生态,机器人朋友圈如何构建?

时间:2025-02-07 10:27:54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农历新年前的中国之行,成为了科技圈的一大焦点。从1月15日至21日,他马不停蹄地穿梭于深圳、北京、中国台湾和上海之间,目的不仅是为了参加公司的年会,更重要的是,他要在中国这片热土上,为人形机器人生态布局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与往年不同,智能汽车和AI算力不再是黄仁勋此次访华的主要话题,人形机器人成为了新的主角。在北京,他特意举办了一场迎春晚宴,邀请了众多英伟达生态中的机器人企业参加,其中不乏中国的机器人独角兽企业,如宇树、银河通用等。

这场晚宴是黄仁勋首次在公开场合与中国机器人企业如此密集地互动,也标志着英伟达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在不久前,黄仁勋在CES上与14台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并公布了英伟达训练机器人的平台“世界模型Cosmos”。而此次中国之行,更是将这一战略推向了高潮。

黄仁勋之所以如此看重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原因不言而喻。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本体供应链上具有显著优势,数量级位居全球前列。中国资本市场也开始关注具身大模型领域,虽然尚未出现能够定义行业标准的企业,但这正给了英伟达机会。英伟达希望复制其在GPU领域的成功路径,通过构建软件生态来绑定开发者,从而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为此,英伟达已经筹谋了一年之久。2024年2月,英伟达成立了通用具身智能研究实验室GEAR,并针对人形机器人训练问题构建了一整套软件生态,包括虚拟场景构建平台Omniverse、行为仿真平台Isaac Sim、算法训练与优化平台Isaac Lab,以及通用模型Project GR00T。同时,为了解决人形机器人泛化过程中的数据问题,英伟达还开发了世界模型Cosmos,试图通过合成数据来获得准确的物理数据。

这套基于芯片基础上的生态布局,对于人形机器人企业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可以降低人形机器人的物理测试风险和成本,将试错成本转化为数字世界的算力迭代。因此,黄仁勋此次中国之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中国机器人企业加入英伟达的生态体系。

事实上,黄仁勋在做人形机器人生态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早年间,他也曾通过芯片搭了一趟机器人顺风车,推出了Jetson系列的产品。但他不满足于只做硬件,因此有了当下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一系列软件生态布局。这一布局的核心抓手是用户,只有足够多的机器人入场,生态才能正常运转。

而中国,正是黄仁勋做人形机器人生态的首要“破局”阵地。他看中了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本体供应链上的优势,以及尚未出现行业标准的市场空白。通过结交中国机器人企业,英伟达不仅可以扩大其生态体系的影响力,还有望在中国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在晚宴上,黄仁勋与中国的机器人企业高管们亲切交流,不仅同桌共饮,还欣赏了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脸谱”。他与机器人亲密互动,甚至在加速机器人Booster T1的胸前留下了亲笔签名。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黄仁勋对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友好态度,也预示着双方未来将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英伟达高级科学家Jim Fan也在社交媒体上频繁点赞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如宇树等。这些点赞的对象都是英伟达机器人生态中的中国成员,他们使用了英伟达的服务,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Jim Fan的点赞不仅是对这些企业的认可,也是英伟达在中国市场布局人形机器人生态的一个缩影。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深入布局,将有更多的中国机器人企业加入其生态体系。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将为英伟达在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提供有力支持。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