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天酒店连续三年亏损,同业竞争与业务转型双重挑战并存
华天酒店,这家昔日辉煌的民族酒店品牌,近年来却陷入了连续的亏损困境。尽管公司频繁通过托管控股股东相关酒店来试图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但这一举措并未能扭转其业绩下滑的趋势。
在众多酒店类上市公司保持营利和规模正向增长的背景下,华天酒店的疲态愈发明显。其坚守的“自营+托管”模式,并未能让这家老牌酒店品牌焕发新生。相反,公司的亏损额在逐年扩大,2024年的归母净亏损预计将达到1.73亿元至2.08亿元,同比增亏幅度高达37.76%至65.63%。
华天酒店的同业竞争问题源于控股股东的不断变更和调整。近年来,随着湖南当地国资改革的推进,华天酒店的控股股东经历了多次变更,从华天集团到兴湘集团,再到湖南酒店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后更名为湖南旅游集团)。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华天酒店不得不频繁托管控股股东旗下的相关酒店。
然而,这种托管模式并未能带来显著的业绩改善。相反,华天酒店的自营酒店数量几乎陷入停滞,而托管酒店数量也在震荡中下滑。公司财报显示,其自营酒店数量从2019年的15家增加到2023年的17家,但托管酒店数量却从2019年的43家减少到2023年的23家。
对于一家主营高端酒店的酒管集团来说,自营酒店的盈利能力是其他业主选择托管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然而,华天酒店的自营酒店业务并未展现出足够的吸引力。公司财报显示,其主要参股的7家公司中,仅有2家实现盈利,其余4家均处于亏损状态。
面对这一困境,华天酒店开始寻求业务转型。公司试图跳出酒店维度,由专业酒店集团向综合类优质大生活服务企业集团转型。这一战略转型包括酒店业务整体向轻,以及整个上市公司层面寻求酒店主业与新兴产业的双轮驱动。
在新兴产业方面,华天酒店涉足了生活服务业板块,包括洗衣、家政、物业、团餐等领域。这些业务看似与酒店业务相关,但实际上却需要不同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能力。华天酒店想要在这些领域取得成功,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然而,企业在执行多元化战略的前提是主业足够强势和专业。当前,华天酒店的酒店业务并未展现出足够的高成长性和深护城河。此时选择多元化经营,或许会分散其对主业的资源倾斜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剧公司的业绩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华天酒店在酒店业务上并未完全放弃。公司仍在通过托管等方式扩大酒店业务规模,并试图通过优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改善经营业绩。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这些举措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仍需时间检验。
对于华天酒店来说,未来的道路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公司需要在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同时,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业务模式和市场定位。只有这样,才能让这家老牌酒店品牌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