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楼市静悄悄,今年春节置业热潮缺席引思考

时间:2025-02-08 11:08:44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乙巳蛇年的新春佳节期间,国内楼市显得格外沉寂,没有了往年的“春节档”喧嚣,返乡置业的话题也鲜有提及。尽管保利、建发、越秀、万科等多数房企在节前纷纷宣布“春节不打烊”,但市场的实际反馈却未能掀起置业热潮。

据统计,春节期间(1月27日至2月2日),北京商品房成交量仅为32套,上海也仅成交70套,环比跌幅均超过九成。这一数据凸显出春节作为地产销售淡季的常态,但今年的冷清程度却尤为显著。

招商证券的数据显示,全国30个大中城市在春节期间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仅为3.16万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减少了超过一万平方米。这表明,尽管春节是传统的销售淡季,但今年的市场低迷程度却超乎预期。

房子的居住属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这或许可以解释楼市冷清的原因之一。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已跌破10万亿元大关,仅为约9.67万亿元,与2020年的18万亿元相比几乎减半。而房价的回落,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房价的大幅下跌,更是让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日益浓厚。

房价的下跌并未带来市场的回暖,反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房价越低,购房者越观望,成交量越低迷。春节期间,30个大中城市的新房成交面积中,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同比分别录得0.2%和29%的增长,而三线城市则同比下滑了61.1%。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指出,今年春节假期楼市交易惨淡,除了一线城市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外,大多数城市的交易量都在下滑。即便是被誉为“2024年成交百城之首”的上海,春节期间的新房成交量也出现了大幅缩水。

房企对于返乡置业的营销活动也几乎消失殆尽,这与它们近年来投资目标的转变密切相关。随着行业进入下行期,三四线城市首先迎来大调整,土地市场低迷,库存压力持续高企。因此,百强房企纷纷将投资重点转向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以加快去化速度。

数据显示,30个重点城市在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成交的宅地中,整体开工率不到50%。其中,一线城市开工率超过80%,二线城市约为40%。而城投等地方国企的拿地行为或许更多出于非市场化考虑,导致部分土地成为“无效拿地”。

百强房企在三四线城市的投资占比已从峰值的46.8%下滑至2023年的14%,而在投资进一步收缩的趋势下,第三方研究机构甚至未再公示2024年的相关数据。这表明,房企对于三四线城市的投资已经大幅缩减,而将更多资源集中在更具潜力的市场。

楼市在春节前的一波成交热潮或许已经提前“透支”了部分需求。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全国房地产销售金额达到1.3万亿元,环比增长56.2%。然而,这种增长势头在春节假期前迅速遇冷。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2024年四季度楼市交易旺盛,部分城市交易量创下近年来新高,加上今年春节较早,返乡人员较多,导致部分购房需求被提前释放。

尽管如此,楼市并未因此完全失去希望。从头部房企披露的销售数据来看,市场已经呈现出止跌企稳的迹象。随着返城复工的推进以及房企新一轮促销活动的开启,楼市有望重新焕发活力。

同时,部分房企仍在积极拿地,以保持开发团队和资金流动性,为未来的市场反弹做好准备。这种信心和希望或许将成为推动楼市走出低迷的重要力量。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