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同志,因病于2025年2月6日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这位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杰出科学家,他的离世引发了全国的深切哀悼。黄旭华不仅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更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的重要领导者,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的核潜艇事业。
黄旭华出生于1926年,广东海丰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度过了自己的少年和青年时光。怀揣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造船系,从此踏上了科技报国的征途。1958年,当中国决定自主研发核潜艇时,黄旭华义无反顾地接下了这一重任,成为了这一秘密使命的核心人物。
在苏联技术封锁、国内条件艰苦的背景下,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在荒岛上度过了无数个日夜,从零开始,用算盘、计算尺和秤砣这些“土办法”,一步步推导出了核潜艇的关键数据。他们甚至拆解玩具潜艇模型,以寻找设计的灵感。这种坚韧不拔、自力更生的精神,成为了中国核潜艇事业的重要基石。
黄旭华的奉献精神令人动容。在核潜艇研发的最关键时期,他三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岗位,甚至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他只有一句简单而坚定的话:“对国家的忠诚,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心。”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让人肃然起敬。
1988年,中国核潜艇迎来了首次300米深潜试验。这是一次生死攸关的考验,黄旭华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亲自登艇指挥。在巨大的水压和未知的风险面前,他保持了冷静和镇定,成功完成了试验任务。那一刻,他写下了“花甲痴翁,志探龙宫”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核潜艇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
黄旭华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国之脊梁”的深刻内涵。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功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为国家的海洋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他的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黄旭华同志的离世是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损失。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继续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我们铭记黄旭华的崇高精神和伟大贡献,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黄老的一生犹如深海中的核潜艇般潜行无声却力量巨大。他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愿黄旭华同志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