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处理器芯片研发领域的新星超睿科技宣布成功完成A1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数亿元。本轮融资由洪泰基金领衔,龙鼎投资、三合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参与跟投,深蓝资本则担任了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据悉,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超睿科技高性能CPU产品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
超睿科技自2021年成立以来,便专注于RISC-V架构的高性能CPU开发。其核心团队早在2019年便已开始组建,致力于高性能处理器核IP、CPU以及相关SoC芯片的设计、开发与销售。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边缘计算、物联网、工业控制、云计算等多个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领域。
CPU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高端处理器市场一直被英特尔、AMD、高通等美国企业所主导。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对于信息基础设施自主可控性的需求愈发迫切。2019年,工信部提出发展信创产业,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国产CPU厂商的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扩张。
在CPU研发领域,指令集架构(ISA)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概念。它直接关系到CPU的性能指标、能耗效率以及软件生态兼容性。目前,市场上主流的CPU架构包括X86、ARM和RISC-V。其中,X86架构因历史原因存在功耗高等问题,而ARM架构的授权费用则较为高昂。相比之下,RISC-V架构以其开放性和灵活性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
超睿科技选择RISC-V架构作为其自研CPU的基础,旨在保证处理器研发自主可控的同时,保持与国际主流软件生态的一致性。据超睿科技CTO蒋江介绍,RISC-V架构为国产CPU提供了一个新的、相对理想的技术路线。超睿科技的第一代RISC-V处理器核在SPECint2006基准测试中的实测值超过10分/GHz,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超睿科技不仅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还在产品商业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据超睿科技CEO施军透露,公司即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发布已经流片成功的多核高性能桌面级CPU产品。这将进一步拓展超睿科技在高性能CPU市场的份额。
在技术储备方面,超睿科技总部位于上海张江,同时在长沙和无锡设有研发中心。团队核心成员均拥有超过20年的CPU研发经验,具备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创新能力。施军本人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曾任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曾参与国家级超算系统项目研发。蒋江则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曾参与多代国产高性能CPU重点项目研发工作,并担任过行业头部公司的首席架构师。
对于此次投资,洪泰基金董事总经理王远博表示:“RISC-V架构已经成为全球开源标准芯片设计和嵌入式系统的重要选择之一。超睿科技拥有国内少有的高性能CPU研发能力,其全自研的核处理器产品性能可对标国际高端产品,产品商业化进程处于行业前列。我们期待超睿科技未来的发展。”
龙鼎投资合伙人刘立哲也表示:“龙鼎投资自2018年便开始关注RISC-V技术,是国内最早一批关注RISC-V赛道的投资机构。目前,RISC-V架构已经从‘小而精’向‘大而全’迈进,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超睿科技具备扎实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产品化经验,是国内少数能够满足技术领先性和场景落地速度要求的团队之一。我们持续看好超睿科技的发展。”
三合资本创始合伙人郝旭东则指出:“在半导体国产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RISC-V架构为打破技术壁垒提供了全新突破口。超睿科技凭借对指令集架构的深度优化能力,率先实现高性能多核芯片的量产落地。我们尤为认可团队在底层技术上的长期投入,这种系统级创新能力将构筑起坚实的竞争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