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阿里财报亮点:云智能领跑,电商求稳,权力转移进行时

时间:2025-02-24 12:23:2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财报发布前夕,其股价已经迎来了一波显著的上扬,这一趋势在市场上并不多见。

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在这一季度实现了2801.54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8%;经调整后的EBITA同比增长4%,达到548.53亿元人民币。这一成绩无疑为市场情绪再添了一把火。

近期,阿里巴巴的估值波动主要受到了AI和云计算领域的积极信号的推动。DeepSeek在开源模型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点燃了投资者对AI的热情,而在国内,同样作为开源且具备领先竞争力的Qwen则率先受益。阿里云也在新年伊始宣布接入了DeepSeek-R1模型。

在迪拜举行的一场峰会上,阿里巴巴董事长蔡崇信确认了苹果与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合作,苹果将在中国销售的iPhone手机中采用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一消息使得阿里云在AI领域不仅在国内备受瞩目,还赢得了国际上的认可。

随着形势的好转,马云也开始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从去年底开始,他多次在公开场合露面,例如在支付宝和蚂蚁集团二十周年庆上发表演讲,或是在园区内与员工亲切互动。这些举动被外界解读为阿里巴巴即将有大动作的信号。

自阿里巴巴确定电商与云计算双核驱动战略以来,市场一直在期待对阿里巴巴价值重估的时刻。而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无疑传递出了强烈的蓄势待发的信号,尤其是云计算领域,这次的表现甚至超过了电商。

在AI领域,DeepSeek带来的东风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并非每个入局者都能抓住这一机遇。开源模型被证明可以兼具顶尖性能和商业可行性,这促使投资者重新审视开源模型的市场空间。据IDC预测,到2026年,亚太地区(除日本外)60%的组织将出于创新速度、运营主权、数据透明度和降低成本的需求,使用开源AI基础模型。

在这一背景下,Qwen抓住了机会,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Huggingface发布的最新开源大模型榜单中,排名前十的开源大模型均为基于Qwen开源模型的二次训练衍生模型。Qwen的衍生模型数量已突破9万,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群体。

在第三季度,阿里云智能集团的收入为317.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财报指出,整体收入的增长主要由公共云业务收入的双位数增长带动,其中包括AI相关产品的采用量提升。同时,AI相关产品的收入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了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阿里云在AI to B方面的积累优势逐渐凸显,通过与众多第三方合作,在垂直领域的应用经验丰富。在保持To B优势的前提下,阿里云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推动应用侧的繁荣。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中国AIGC APP的整体月活用户数量超过1亿,但流量分布情况呈现二八格局,豆包占据了半数的月活用户,而阿里系的通义则位列第七。

自第三季度以来,阿里巴巴在AI to C相关业务方面的动作开始变得频繁。去年12月,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将旗下AI应用从阿里云分拆,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同时,阿里AI To C业务近期也开启了大规模的人员招聘,开放招聘岗位达到数百个。

AI已成为阿里巴巴的明星业务,财报发布会上的提问也大多围绕AI展开。从财报数据到管理层表态,都在尽可能地传递出“未来可期”的信号。财报显示,阿里巴巴本季度的资本性支出远超预期,达到317.8亿元,同时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31%,主要是由于阿里云对云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CEO吴泳铭在电话会上表示,未来三年可能是阿里巴巴历史上在云和AI基础设施上投入最大的三年。

尽管AI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仍面临着不小的压力。电商行业作为存量竞争行业,很难有奇迹发生,只能抠细节、求突破。本季度,淘天整体营收同比增长5.4%,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9%。然而,竞争对手也在紧追不舍,抖音电商的GMV在2024年达到了约3.5万亿元,同比增幅30%。

在电商平台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差异化定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阿里巴巴通过“全站推广”等策略,试图打通淘系自然流量和付费流量之间的壁垒,以结构性地调动商家参与,提高变现率。管理层在电话会上表示,国内电商的中长期目标仍是稳定市场份额,同时持续优化用户体验和提高营商效率。

在聚焦电商和云计算两大主干业务的同时,阿里巴巴的其他支线业务如菜鸟、大文娱和本地生活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进展。而AI的耀眼表现更是动摇了资本情绪,成为推动阿里巴巴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国内外电商作为阿里巴巴营收的半壁江山,其持续展现的造血能力仍然是支撑整个集团转型的关键。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