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小米SU7车祸悲剧,智驾系统安全边界何在?

时间:2025-04-02 18:01:2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4月初,一起涉及小米SU7车型的交通事故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3月29日晚,在安徽铜陵德上高速公路上,一辆小米SU7疑似因碰撞后起火,事故导致多人不幸遇难。

4月1日,铜陵市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证实,该事故为单方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并非安全生产事故。网络上流传的视频显示,事故车辆疑似在撞击护栏后自燃。同时,有自称事故车辆乘客家属的网友留言称,事故发生时车门锁死,电池爆燃,导致车上三人无法逃生。

针对此事,小米官方于4月1日中午作出了回应。根据DMS驾驶员监控系统和EDR事件数据记录器的信息,事故发生时,小米SU7的NOA(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处于开启状态,车辆以116km/h的速度行驶,在避让不及的情况下,以约97km/h的速度撞上了障碍物。

小米官方详细描述了事故发生的关键时间节点:22点44分24秒,NOA系统提醒前方有障碍物;25秒时,驾驶员接管车辆,但仅将刹车踩下31%,随后又增加到48%;在26秒至28秒之间,车辆时速降低至97km/h,最终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然而,小米的这份官方报告并未完全平息舆论的质疑。有网友认为报告“避重就轻”,对于起火原因、车门无法打开等关键问题并未给出回应。网友期待小米能够进一步通报相关情况。

NOA系统成为了新的舆论焦点。有观点认为,智驾系统在碰撞前2秒才开始提醒驾驶员,留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太短,存在安全隐患。以116km/h的速度计算,驾驶员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这对于普通驾驶员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据了解,出事的小米SU7为标准版,其智驾能力与更高配置的Pro和Max版本存在显著差异。标准版主要搭载了一枚英伟达Orin N芯片,采用纯视觉方案,算力仅为84TOPS;而Pro和Max版本则采用了双Orin X芯片,并配有禾赛128线激光雷达,算力可达508TOPS。这种配置差异导致了标准版在紧急情况下的感知、判断和反应能力相对较弱。

有自称驾驶员家属的网友提供了事故车辆的照片和车辆信息,显示该车辆并未配备激光雷达,进一步证实了这是一辆标准版小米SU7。标准版的纯视觉方案在低光环境下的效率大幅降低,夜间或恶劣天气下的感知能力甚至会下降多达40%。

此次事故的发生,也引发了关于智驾平权的讨论。在新能源车上,智驾能力不仅意味着辅助驾驶的能力,还与安全深度绑定。然而,小米SU7的高低配车型在智驾能力上存在天壤之别,这种配置差异是否合时宜,引发了广泛争议。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车企将智驾作为核心卖点进行宣传。然而,一些车企在宣传时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倾向,将智驾与自动驾驶混为一谈,导致部分驾驶员过分依赖智驾系统。此次小米SU7事故和之前的问界M7事故都与驾驶员过分相信智驾系统有关。

车企在宣传智驾系统时,应更加客观、理性地介绍其功能边界和局限性,避免误导消费者。同时,驾驶员也应保持对智驾系统的敬畏感,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目视前方、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

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车企、驾驶员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在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监管和评估,确保智能驾驶技术能够真正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和安全。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