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信证券:投行龙头也难抵行业寒冬,业绩下滑保荐质量引忧

时间:2025-04-07 19:51:4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中信证券发布了其2024年度财务报告,揭示了这家被誉为“投行一哥”的金融巨头在过去一年中的风雨兼程。尽管整体业务表现尚算稳健,但投行业务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报告数据显示,中信证券的证券投资业务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成绩,创收高达240亿元,占总营收的四成左右,同比涨幅超过23%。经纪业务和资管业务也分别实现了超过5%的同比增长。然而,投行业务却成为唯一的拖后腿者,全年实现营收43.5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6.05%。

投行业务的下滑主要源于证券承销业务的萎缩。受IPO和再融资市场整体收缩的影响,尽管中信证券在IPO和再融资规模上仍稳居行业榜首,但证券承销业务的收入却大幅减少,全年仅为40.33亿元,同比减少35.43%。与2023年24.87%的降幅相比,2024年的投行业务无疑雪上加霜。

据Wind数据显示,2024年内地股票市场包括IPO、增发、可转债等在内的全口径募资共计265起,股权承销金额合计2692.5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4%。在这一大环境下,中信证券的股权承销规模也从2023年的2774.54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835.62亿元,同比下滑69.88%。

特别是在IPO承销方面,中信证券2024年的IPO发行规模仅为673.53亿元,同比下降81.11%。尽管中信证券在IPO承销家数上与中信建投证券并列行业第一,但单笔募资额度较大的项目并不多。例如,永兴股份作为2024年募资最大的项目,原预计募资额度高达45.99亿元,但实际募资金额仅为24.3亿元。

在重大资产重组方面,中信证券同样表现惨淡。2024年,中信证券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规模仅为198.98亿元,同比下滑83.15%。尽管在交易单数上位居行业首位,但规模的大幅下滑使得其他指标显得黯然失色。

然而,在债券承销方面,中信证券却展现出了相对稳定的表现。2024年,中信证券承销境内债券5088只,承销规模达到2.09万亿元,同比增长9.49%,占全市场承销总规模的7.07%,占证券公司承销总规模的15.02%。其中,金融债、公司债、企业债等承销规模均位居行业第一。

中信证券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也值得称道。2024年,中信证券国际营业收入达到164.26亿元,净利润38.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20%和115.55%。在香港市场,中信证券国际完成的IPO项目和再融资项目数量也位居市场前列。

然而,在企业过会方面,中信证券辅导的企业虽然成功上会,但过程却颇为坎坷。例如,赛分科技、晶亦精微、思看科技和江南新材等四家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均经历了上交所的两轮问询,涉及关联交易隐瞒、前五大经销商信息披露不一致、技术独立性、财务系统独立性等多个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中信证券在2024年因多项投行业务违规被罚。这些违规行为主要涉及IPO、可转债、非公开发行股票和重大资产重组等领域。例如,在保荐江苏博涛智能热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过程中,中信证券因未勤勉尽责履行相关职责而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持续督导过程中,以及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上市后的业绩变脸事件中。

中信证券的投行业务在2024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业绩大幅下滑,保荐质量也备受质疑。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投行一哥”,如今正面临着重重困境和严峻考验。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