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百度“心响”能否在AI智能体混战中脱颖而出?

时间:2025-04-28 17:19:40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通用AI智能体领域迎来了又一位实力强劲的参与者。百度,这家在AI领域深耕多年的科技巨头,于4月25日在武汉举办的Create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正式推出了其移动端通用超级智能体APP——“心响”。目前,安卓版本已率先上线,iOS版本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即将上架。

“心响”的发布,标志着百度在通用智能体赛道上的重要布局,紧随Monica的Manus和字节跳动的“扣子空间”之后,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这款APP不仅承载着百度文心大模型技术能力的落地重任,更肩负着改变用户AI使用习惯、抢占入口级平台的战略使命。

“心响”以“AI任务完成引擎”为核心,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解决用户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需求。据百度介绍,该应用已覆盖知识解析、旅游规划、学习办公等十大场景,超过200个任务类型,并计划未来扩展至10万种以上任务,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从功能结构上看,“心响”并非简单的AI问答工具集合,而是一个持续对话的全流程助手。用户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如“五一假期想带父母去桂林玩,预算5000元以内”,心响便能根据用户提供的出行人数、天数、预算等信息,调用相关插件完成路线规划、酒店筛选、美食推荐等一系列操作,生成一份切实可行的旅行攻略。

然而,尽管“心响”在功能设计上颇具创新,但在实际使用体验上,仍有待提升。不少网友反映,无论是内容生成速度还是完成度,都尚未达到“高效、好用”的标准。内容生成过程普遍较慢,尤其在处理复杂、多维度信息整合的任务时,用户往往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得到一个勉强可用的结果。这种缓慢的交互节奏,影响了用户的即时性体验。

虽然“心响”已覆盖200多个任务类型,但大多数功能仍以预设模板为主,缺乏动态生成与灵活调用的真实智能感。许多使用场景仍停留在简单问答或固定表单的自动化填充阶段,距离通过自然语言完成复杂任务链的理想形态还有较大差距。

更有网友质疑“心响”是“API缝合怪”,核心算法复用开源代码,这不仅引发了技术争议,还导致开源社区在短时间内就复刻出了相似产品,威胁到了“心响”的技术独特性。同时,百度在C端用户触点和开发者生态层面的薄弱,也使得“心响”在吸引第三方服务方入驻、形成“插件生态”方面面临挑战。

尽管如此,AI多智能体协作作为当前AI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未来的AI应用将从简单的回答问题走向复杂的任务交付,而百度试图用“心响”抢占通用智能体的先发优势,无疑是顺应技术趋势的合理布局。然而,百度能否摆脱“概念领先、产品滞后”的宿命,将先进的AI能力转化为易用、可靠的产品形态,仍是未知数。

李彦宏曾预言,“2025年或成AI智能体爆发元年”。随着“心响”的加入,通用智能体赛道已从“创业公司试水”进入“巨头混战”阶段。如今,“心响”正处在一个极为关键的时刻,它既有可能成为百度在C端的“AI翻身仗”,也可能重演早期“热度有余、留存不足”的尴尬局面。对于百度来说,要证明的不是“心响”跑得有多早,而是它能不能比别人跑得稳、跑得久,最终跑进用户的日常生活。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