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一场业绩交流会上,玉禾田(300815.SZ)的高层领导团队,包括董事长周平和总经理鲍江勇在内共12人,与投资者深入探讨了公司的经营策略、财务状况及未来规划。
玉禾田在2024年实现了稳健的增长,其营业收入迈上了72亿元的新台阶,具体数值为72.03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6.93%。同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也实现了增长,达到5.75亿元,较上年同期提升了10.40%,显示出其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面向未来,玉禾田提出了“科技赋能”、“智慧运营”和“价值再造”的发展理念,旨在通过智能装备产业化、服务模式平台化和数据资产资本化这三大价值引擎,驱动公司的持续增长。
作为一家综合性城市服务运营商,玉禾田面临着劳动密集型业务的挑战。据年报数据,公司员工总数达到95014人,其中生产人员占比极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玉禾田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化、数字化和无人化的改造,以实现降本增效。
在交流会上,公司透露已引入包括1吨智能清扫机器人、3吨级无人驾驶扫路机器人和巡查无人机在内的多种环卫智能装备,进行联合智能化管理与运营服务。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的智慧城市运管维平台,公司实现了所有环卫车辆的数据化管理,提高了作业效率,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和运营。
针对投资者对于“环卫机器人”可能引发大规模裁员的担忧,玉禾田表示将采取渐进式推进策略,在推进技术升级的过程中,既引入智能装备,又保留需要人工判断的复杂作业环节,通过人机协同模式实现平稳过渡。同时,公司将通过岗位转型、技能培训等方式,妥善安置现有员工。
在保持业绩增长方面,玉禾田表示将重点拓展高附加值领域,如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智慧市政(照明/管网运维)、再生能源等新兴市场。同时,公司并购的深圳永恒光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过去三年累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为集团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玉禾田还将进一步加强科技赋能,加大AI算法、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研发投入,构建“装备+数据+服务”的一体化竞争力。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晓润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构建的智能化管理平台,玉禾田为环卫设备、人员及车辆运营提供了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与管理精细化水平。
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玉禾田表示随着营业收入规模扩大,应收账款金额有所提升,但整体在可控范围内。公司设有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小组,每月召开专题会议通报收款情况,每周向集团总部汇报进度,以确保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回款能力显著提升,回款金额达到17.74亿元,同比增长21.26%。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减持情况,玉禾田表示公司控股股东目前没有减持计划,且其股票质押风险可控,不存在平仓风险或被强制过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