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被业界普遍视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作为其核心零部件的灵巧手,正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销量数据的透明化以及融资活动的频繁,无一不预示着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灵巧手的销量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据公开信息,因时机器人在2023年仿人五指灵巧手销量突破千台后,2024年借由人形机器人的热潮,销售量接近2000台。而灵心巧手更是宣布,其Linker Hand系列产品月销量已超过千台,全球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场占有率高达80%。
灵心巧手的创始人周永对于灵巧手与人形机器人的协同发展有着独到见解。他认为,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超过10万台的可能性极大,而灵巧手正是打开具身智能大门的钥匙。他进一步指出,要在真实世界中部署100万台安装了灵巧手、具备灵巧操作能力的人形机器人,才能真正转动这把钥匙。
市场需求的激增,自然也吸引了资本的广泛关注。据统计,2024年以来,国内末端执行器(包括灵巧手、夹爪等)相关的融资案例已超过20起,总融资金额超过30亿元。其中,灵心巧手在本月初刚刚完成了超亿元的融资,由红杉种子基金和万凯新材领投,这也是灵巧手行业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种子轮投资。
在灵巧手这一细分赛道中,企业类型多样。以因时机器人为代表的一类企业,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从产业链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入手,打通机器人全链路。因时机器人的创始人蔡颖鹏,自大学时期便对机器人充满热情,毕业后投身于机器人事业。公司自主研发的微型伺服电缸,不仅体积小、重量轻,还能实现对位置和力量的高精度控制,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同时,因时机器人的仿人五指灵巧手也以其突出的性能优势,满足了大量抓取需求。
另一类企业,如灵心巧手,则专注于灵巧手的深研,采取“专注深研”的策略。其自主研发的Linker Hand系列灵巧手,覆盖直驱、连杆和键绳三大技术路线,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有能力同时商业化量产三种传动结构灵巧手的公司。灵心巧手还搭建了全球最大的灵巧操作数据集,通过云端智脑训练,提升灵巧手的学习能力和适应各种开放式通用场景的能力。
还有一类企业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如智元机器人。这家由华为前“天才少年”稚晖君联合创办的公司,致力于以AI+机器人的融合创新,打造通用具身机器人产品及应用生态。智元不仅在人形机器人本体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还发布了全系列灵巧手产品,并在灵巧手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19个自由度的灵巧手,融入了创新的MEMS触觉技术以及视触觉多传感融合功能。
据猎云网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以来,国内灵巧手相关融资案例多达20起,合计金额达到10亿量级。包括红杉、深创投、中金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在内的多家机构纷纷入局,显示出资本市场对灵巧手领域的强烈信心。
随着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灵巧手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领域的前景被普遍看好。灵巧手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其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巨大,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