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至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呈现出积极扩张态势,制造业投资尤为亮眼。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揭示,今年1月至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累计达到14702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0%。若排除房地产开发投资,这一增速更是跃升至8.0%。在各类投资领域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而制造业投资则以8.8%的增速遥遥领先,相比之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则下滑了10.3%。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了2.8%和3.2%。
从产业维度分析,第一产业投资增长迅猛,达到13.2%;第二产业紧随其后,增长11.7%;第三产业投资则略降0.2%。民间投资方面,整体同比增长0.2%,但剥离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其增速攀升至5.8%。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以及专业技术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分别实现了40.6%、28.9%、23.9%和17.6%的高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指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几大显著特点。首先,投资整体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在“两重”建设和“两新”政策的推动下,投资潜能被持续激发。其次,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快,得益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反映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最后,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得益于地方专项债券的加速发行和使用。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制造业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信息服务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其投资增速远高于平均水平,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活力。同时,基础设施投资的稳定增长有助于改善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下滑则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压力。
产业投资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第一产业投资增长迅速,得益于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第二产业投资增长显著,主要得益于制造业的强劲表现;第三产业投资虽然整体有所下降,但高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却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投资也在逐步回暖,尤其是在非房地产领域的活跃度有所提升。
柏文喜还指出,医疗卫生、教育和养老产业等民生领域具有巨大的投资潜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对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这些领域的投资需求将持续增长。例如,在医疗卫生领域,医院建设、医疗器械研发以及医疗信息化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教育领域,在线教育平台、职业教育培训以及教育信息化等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在养老产业方面,养老服务、老年用品以及康复护理等领域也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