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与阿里在AI to C领域的竞争近日再度升级。5月19日,腾讯旗下QQ浏览器宣布正式转型为AI浏览器,推出AI QBot,并搭载腾讯混元和DeepSeek两大模型,这一举动标志着腾讯在AI to C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加深。
此番升级后,腾讯CSIG事业群拥有了QQ浏览器和元宝两大AI to C产品,与阿里的通义和夸克形成了直接对峙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腾讯与阿里在AI to C领域的核心负责人——吴祖榕与吴嘉,也在这场竞争中上演了一场“双吴对决”。
今年2月,夸克率先宣布全面升级为AI搜索,为2亿用户带来全新体验。而此次QQ浏览器升级后,腾讯公关总监张军迅速转发相关内容,强调QQ浏览器的4亿用户将光速进入AI时代,这无疑是对夸克的一次有力回应。
在此之前,腾讯曾尝试将微信打造为AI to C的第一入口,但由于微信作为社交产品的定位限制,这一尝试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如今,元宝和QQ浏览器划归CSIG后,得以更加专注于AI to C领域的发展,成为腾讯在这一领域的突击队。
从财务投入来看,腾讯与阿里在AI领域的竞争可谓不遗余力。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和腾讯的资本开支分别增长了121%和91%,其中腾讯在AI相关业务的资本开支占比超过八成。有腾讯员工透露,AI团队的薪酬涨幅显著,甚至可能拉动了全公司的薪酬水平。
在腾讯内部,吴祖榕的地位日益重要。他先是负责推动了腾讯会议的崛起,后又接管了腾讯元宝和QQ浏览器的搜索部门。此次QQ浏览器的AI转型,或许正是腾讯内部的一次精确配合,由吴祖榕分管的搜索应用部负责AI搜索,与阿里的夸克形成正面竞争。
“双吴”都是各自集团的悍将,吴嘉在阿里管理夸克、UC浏览器等产品,一手打造出夸克浏览器并成功进入阿里创新四小龙名单。而吴祖榕则是腾讯会议崛起的关键人物,他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在业界有目共睹。
从产品体验来看,升级后的QQ浏览器与夸克有着诸多相似之处。QQ浏览器采用了极简风格的AI搜索框设计,与夸克的AI超级框异曲同工。然而,两者在转型程度上略有不同,夸克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浏览器的体验,而QQ浏览器则相对克制,AI搜索框更像是在传统搜索上的升级。
在PC端,QQ浏览器采用了传统搜索与AI搜索双屏反馈的设计,其中传统搜索结果占主导地位,AI搜索以右侧分屏形式呈现。而在移动端,QQ浏览器则将传统搜索与AI搜索分成“推荐”和“首页”两个入口,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使用。
QQ浏览器的这一设计或许吸取了夸克转型过程中的一些教训。夸克在转型为AI超级框时,部分用户反馈其功能过于激进,破坏了使用习惯。而QQ浏览器则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的选择权,保留了传统搜索入口,并将AI搜索作为附加功能。
尽管QQ浏览器在AI搜索领域起步较晚,但其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成熟的商业化程度,仍具有不小的竞争力。相比之下,夸克凭借率先转型在用户心智上占据了优势,但QQ浏览器在广告业务上的成熟表现或许能为其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随着腾讯与阿里在AI to C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场“双吴对决”无疑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双方将如何在产品、技术和用户体验上展开较量,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这场竞争中,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都将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谁能在这场AI to C的战役中脱颖而出,不仅取决于产品的优劣和技术的先进程度,更取决于双方对市场趋势的把握和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腾讯与阿里在AI to C领域的竞争也将持续升级。这场竞争不仅将推动双方在技术和产品上的不断创新,也将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和便捷的服务体验。
未来,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都需要在保持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