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后,许多年轻“打工人”选择用一杯精酿啤酒作为一天的句点。这杯冰爽的饮品,不仅缓解了白日的疲惫,更成为了当代年轻人最简单纯粹的快乐源泉。近年来,精酿啤酒作为一种“新消费”趋势,正迅速抢占年轻人的娱乐消费支出。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精酿啤酒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6.3%,市场规模更是将突破1300亿元大关。那么,精酿啤酒究竟为何能如此吸引年轻人呢?
推开精酿啤酒的大门,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大类来看,啤酒可以分为工业啤酒和精酿啤酒,两者在原料、发酵工艺及时间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精酿啤酒发酵更为充分,麦芽汁浓度高,口感厚重而饱满,这成为了消费升级后消费者选择它的理由。
精酿啤酒的口味更是五花八门,焦糖味、烟熏味、奶油味,还有各种茶叶和水果味,万物皆可精酿。这些新奇的口味,让微醺变得格外有趣。精酿啤酒的饮用场景也极为多元化,无论是高档餐厅还是大排档、烤串店,甚至是露营、徒步等户外运动项目,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年轻人之所以钟爱精酿啤酒,除了追求其多元的口感外,还因为它满足了潜在的社交需求。虽然精酿啤酒的价格高于工业啤酒,但相较于鸡尾酒等饮品,它仍然显得非常友好。这种“口感独特、价格亲民”的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精酿啤酒靠拢,从而推动了市场的持续增长。
如今,精致喝酒已经成为了一种新趋势。在不少年轻人的童年记忆中,父亲下班后开一瓶啤酒配饭菜的情景历历在目。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啤酒的消费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如今,人们饮用啤酒更多地是为了舒缓压力、放松心情。《2024年啤酒夏季消费报告》显示,近六成的消费者认为饮用啤酒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压力。
与年轻人不同,70后、80后们更享受豪饮后的半醉半醒状态。数据显示,37.5%的60后和30.37%的70后喝啤酒会喝到半醉半醒,而只有13.66%的90后会如此。70后、80后保持着豪饮的习惯,而90后、95后则更倾向于在繁忙的工作与短暂的微醺之间寻求平衡。
然而,随着精酿啤酒行业的快速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大厂凭借渠道、资金和品牌优势从容应对,老牌精酿厂牌也早已站稳脚跟。相比之下,腰部的独立精酿厂牌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他们正在想办法“破圈”,即让更多人接触并选择精酿啤酒。为此,他们推出了适口性更强、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产品。
一些精酿品牌甚至盯上了瑞幸、喜茶等咖啡和茶饮品牌的新品,力求做到“奶茶有的口味,啤酒也有”。他们还在渠道和营销上寻求突破,试图通过更新的活动吸引更多用户。精酿作为一门“风味生意”,用户粘性相对较低,因此多品牌百花齐放的格局或许将成为常态。“破圈”,也将成为这些品牌长期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