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阿里3800亿AI光环下,大麦网抢票为何再“翻车”?

时间:2025-07-03 15:56:19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在娱乐圈的聚光灯下,一场本应顺利进行的在线抢票活动,却因技术故障引发了广泛争议。6月29日,鹿晗“SEASON4亚洲巡演”西安站的门票在大麦网上开售,但标榜采用先进AI技术的大麦网,却在关键时刻“栽了跟头”。

大麦网此前高调宣布,其AI技术将为用户提供毫秒级响应、多意图识别及智能推荐等优化体验。然而,在鹿晗演唱会抢票的关键时刻,这些承诺却化为了泡影。优先权抢票与普通抢票时间意外重叠,导致6731笔订单被强制退款,用户的愤怒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蔓延,微博话题“大麦网Bug”直冲热搜榜首。

大麦网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业务板块,其AI技术本应依托阿里集团强大的技术体系。但此次事件,不仅让大麦网的技术短板暴露无遗,更让阿里大文娱的AI战略陷入了尴尬境地。就在不久前,阿里在年报中刚刚将AI增补进“核心业务”范畴,并宣布将投入3800亿进行AI基建。

用户的愤怒不仅仅因为抢票失败,更在于大麦网对此次事件的处理态度。面对用户的质疑和不满,大麦网仅提供了97折券作为补偿,被用户指责为“敷衍了事”。这种处理方式,进一步加剧了用户与平台之间的矛盾。

此次抢票故障,暴露了大麦网在技术宣传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巨大落差。当用户发现标榜“毫秒级响应”的系统连基本的时间配置都无法准确执行时,所谓的“娱乐+AI”战略更像是一场空中楼阁。大麦网的故障,不仅撕开了票务平台技术短板的遮羞布,更让市场对阿里文娱业务的AI故事产生了质疑。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大麦网的优先权机制在此次风波中暴露了平台对用户权益的漠视与商业利益的过度倾斜。优先权用户在抢票后,系统竟再次开放优先权通道,导致普通用户无法参与抢票。这种低级错误,让大麦网的商业逻辑受到了严峻挑战。用户怒斥平台“与黄牛里应外合”,虽无实据,但折射出公众对票务平台长期的不满。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大麦网抢票故障发生前不久,阿里大文娱集团刚刚更名为“虎鲸文娱集团”,并将大麦网定位为核心业务。大麦网甚至宣称要成为“AI驱动的娱乐平台”。然而,这场抢票故障却让一切显得苍白无力,用户看到的不是技术革新,而是技术镀金下的脆弱本质。

此次事件对大麦网和阿里大文娱的影响深远。大麦网宣布重新开启抢票,并承诺可售票量不少于一定数量,但用户是否买账仍是未知数。而阿里大文娱则面临着战略落地的一次重大考验。当商业利益与用户权益的天平失衡时,技术故障不过是矛盾爆发的导火索。大麦网此次的AI叙事崩塌,让问题显得尤为刺眼。

在竞争激烈的票务市场中,技术稳定性与用户体验已成为新的护城河。大麦网若不能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很可能会被竞争对手趁机反超。而对于阿里大文娱来说,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用户权益,将是其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