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剧烈动荡,时间定格在7月15日至16日。在此期间,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货币价格集体跳水,市场一片哀鸿。比特币的价格从历史性的12.31万美元高位迅速滑落至11.63万美元,单日跌幅惊人,超过了5%。与此同时,以太坊、Solana、狗狗币等其他主流代币也未能幸免,普遍跌幅在4%至8%之间。
这场暴跌导致加密货币市场的合约爆仓情况急剧恶化,爆仓人数激增到13.58万人,总金额高达4.9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5.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多单损失在其中占据了近80%的比例,显示出市场情绪的急剧恶化。
尽管市场动荡不安,但链上数据却透露出一些不同的信号。交易所中的比特币存量降至历史低位的14.5%,而持有超过1000枚BTC的“鲸鱼”地址数量却增加到了2135个。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长期持有者对比特币的信心依然存在,但短期内的投机资金撤离无疑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
对于此次市场回调,加密货币托管公司Bitgo亚太区场外交易总监Stefan von Haenisch表示,这是“市场过热后的标准调整”。他认为,比特币的下一个关键支撑位是11.4万美元,这一价位在过去曾引发过大量的空头平仓行为。
回顾过去三个月,比特币在机构资金的涌入下累计上涨超过40%,特别是在7月14日,单日暴涨6.8%,创下了历史新高。然而,这也使得短期内积累了巨大的获利盘。据Bernstein研究报告指出,部分对冲基金在比特币价格突破12万美元后开始减仓,这触发了程序化交易的链式抛售。而高杠杆合约更是成为了“爆仓放大器”,加剧了市场的下跌。
暴跌当日,恰逢美国6月CPI数据的发布。投资者出于对风险的规避,提前撤离了风险资产。数据显示,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2.7%,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6%。尽管核心CPI同比上涨2.9%,与市场预期持平,但服装、家具等商品价格因关税成本传导环比上涨0.4%-0.7%。这引发了市场对于通胀反弹的担忧,进而担心美联储可能会推迟降息。
高盛分析师指出,加密货币作为利率敏感型资产,在流动性收紧的预期下首当其冲。加密货币托管机构Matrixport也警示称,美国监管政策持续收紧,SEC可能扩大对“证券化代币”的执法范围。再加上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链的冲击,风险资产的波动率预计将长期保持高位。
然而,并非所有机构都对比特币价格走势持悲观态度。Bernstein维持了“比特币年末目标15万美元”的预测,并强调本轮周期由机构主导,与2017年散户驱动的泡沫有着本质的区别。截至最新数据,比特币价格已部分回调至11.8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