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科技冷链新纪元:前海粤十如何重塑农产品供应链生态?

时间:2025-07-22 12:55:10来源:环球网科技编辑:快讯团队

近年来,我国食品消费市场迎来了一场显著的变革,业内普遍将其称为“保质期革命”。漫步于各大超市与食品店,不难发现,货架上商品的保质期正变得越来越短。从鲜奶品牌的风靡,到各类生鲜农产品的热销,再到以“桃李面包”为代表的短保质期面包糕点品牌的崛起,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我国冷链物流体系的蓬勃发展。

在近期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上,冷链物流领域的领军企业前海粤十轮值董事长史伟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深入探讨了冷链物流市场格局、技术创新、数据价值及全球化布局等多个方面,为我们揭示了冷链物流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史伟琦指出,自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以来,冷链物流便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数字农业的指引下,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运营成为了改革的关键。他强调,数据的畅通与规范是释放其价值的前提。

前海粤十作为冷链物流行业的佼佼者,始终致力于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史伟琦透露,公司参与了《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服务规范》《数字化仓库数据分类与接口要求》等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不仅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贡献了力量,也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业内的领先地位。

在技术层面,前海粤十通过“物联网+区块链+AI”三位一体的架构,确保了物流数据的全链路畅通。史伟琦介绍,公司的智能供应链平台与多家银行风控系统深度对接,成功将数据转化为涉农小微企业的信用资产。依托“冷链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的双轮驱动模式,前海粤十已为全国数百家涉农小微企业注入了近百亿元资金,有效解决了农业金融领域的融资难题。

在谈到当前冷链物流市场的格局时,史伟琦表示,前海粤十并非单纯的物流企业,而是全球领先的农产品冷链供应链科技综合平台。他介绍,公司以冷链信息化为底层,逐步构建起贯穿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运营体系。业务已从单一的冷库信息化服务,拓展至供应链综合服务及冷库特种机器人等创新领域,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的“四流合一”。

史伟琦进一步补充道,前海粤十聚焦“信息+交易+物流+金融+机器人”五位一体的农产品全链条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服务全球4000余个农产品冷链园区,链接数万家冷链供应链企业、超37万家B端客户,整合3000多条物流线路覆盖500多个城市网点。2025年上半年度业绩更是突破34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前海粤十冷链不仅适用于大型冷链主体,对于中小型冷库同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史伟琦表示,公司通过技术模块化、成本轻量化、运营本地化三大策略,有效降低了中小型冷库接入冷链数字化的门槛。这种模式既符合现代农业集约化趋势,又能精准解决中小微企业的痛点,推动冷链基础设施的普惠化发展。

在链博会上,前海粤十带来的“低温特种机器人(企鹅 MAX)”与“全球冷链智能协同云平台”引发了广泛关注。史伟琦指出,冷链行业正面临人工短缺与运营成本攀升的双重挑战。而传统冷库的低温环境和频繁冷热切换工况,使得人工作业存在健康风险且效率低下。为此,前海粤十开发出相关产品。

其中,企鹅 MAX具备-30℃极寒稳定运行能力,可在高湿雾气环境中自适应。其超高层级防抖系统让定位精度达到±5mm,货架空间利用率提升70%,人力成本降低30%。而全球冷链智能协同云平台作为首个跨境冷链全链路数据中枢,通过分布式云架构支持千万级冷库数据实时交互。区块链技术确保库存记录、贸易单据不可篡改,为跨境冷链构建了信任基石。

据悉,企鹅系列机器人已在深圳港冷库投入使用,结合智慧冷链园区数字孪生平台,助力深圳港推进无人化港口建设。链博会期间,前海粤十还与东久新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为亚洲最大物流单体项目——平谷智慧城市物流谷提供支持。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智能仓储、无人冷库等功能于一体的AI智慧物流园区。

史伟琦坦言,本次链博会不仅展示了前海粤十的最新成果,还与建设银行联合发布了“农产品供应链创新方案”战略合作周年成果,并与中物联冷链委、广益建发、链库等多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通过深度交流,链博会真正帮助企业精准把握了市场脉搏。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