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2025低空经济:空域开放、规模破万亿,创新应用场景全面开花?

时间:2025-07-24 21:21:04来源:经纬建投编辑:快讯团队

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预示着一场深刻的行业变革正在酝酿之中。未来,这一领域将在空域管理、产业规模扩张、技术创新及多元化应用场景等多个维度展现其无限潜力。

在空域管理方面,预计千米以下的低空空域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更灵活开放的管理。地级城市有望在未来两年内逐步获得这部分空域的管理权,低空飞行的常态化将使审批流程大大简化,仅需满足准入条件和遵循规划航线即可。空域的细致划分将为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产业腾出更多专用空间,为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同样引人注目。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6700亿元大关,而到2026年,这一数字更是可能飙升至万亿元级别。到2035年,低空经济规模或将达到3.5万亿元的惊人水平。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预估同样乐观,认为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其对GDP的贡献度预计将持续上升。

技术创新是推动低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生态的关键一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在eVTOL领域的适航认证和商业化运营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未来其技术的不断成熟将解决续航里程等关键问题,有望彻底改变城市空中交通的面貌。同时,无人机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使无人机成为具备更多功能的飞行机器人,预计到2030年,我国无人机产业将率先实现万亿规模,并向大中型、功能型方向转型升级。

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从传统的通航服务到“无人机+”和“低空+”的融合业态,农业、物流、文旅、应急等领域的深度开发正在重构产业价值链条。例如,在农业领域,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植保作业;在物流领域,无人机则承担起货物运输的重任;而在文旅领域,空中观光已成为备受追捧的新兴旅游方式。

为确保低空飞行的常态化需求得到满足,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正在加速推进。针对当前各地空中交通指挥平台等基础设施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未来将加快制定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的标准,并推动其建设,以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尤其是在无人机领域,高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快速的转型升级,优胜劣汰成为必然趋势。企业需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低空经济的发展区域也在逐步均衡。虽然广东、山东等东部地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企业数量较多,但西部地区也在加速发展。以重庆为例,上半年低空飞行时长和架次均大幅增长,无人机在交通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正重塑物流生态。未来,全国范围内的低空经济有望实现更均衡的发展。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