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0省份2025年上半年经济成绩单陆续揭晓,整体表现超预期。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已相继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情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在采访中透露,总体来看,上半年各地经济表现普遍好于预期,经济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同时经济的质量与效益也在稳步提升。
从经济总量来看,广东省继续领跑全国,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6.87万亿元,同比增长4.2%;江苏省紧随其后,GDP总量为6.7万亿元。山东省和浙江省分别以5万亿元和4.5万亿元的GDP总量位列第三和第四,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6%和5.8%,其中浙江省的增速在东部沿海省份中位居首位。
刘向东指出,上半年头部省份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东部地区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中部地区集体发力,西部地区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尽管东西部差距仍在扩大,但速率有所放缓;南北差距依然显著,且呈现出固化趋势。部分省份因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经济增速受到影响。
在新兴产业的推动下,多地经济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以及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上半年,这些地区的高技术制造业保持高速增长,相关产业投资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
在GDP增速方面,西藏以7.2%的增速位居全国首位,甘肃和湖北分别以6.3%和6.2%的增速紧随其后。数据显示,西藏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和投资的强劲拉动。上半年,西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湖北的经济表现同样亮眼。上半年,湖北GDP同比增长6.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速分别为3.3%、6.4%、6.4%。工业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湖北在投资、消费和外贸方面也均表现出色,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秦尊文表示,湖北省在经济发展中较好地平衡了各个方面,因此经济发展较为均衡,带来了多点增长的喜人局面。近年来,湖北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经济中的新兴产业占比稳步提升。
外贸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多地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甘肃省为例,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3.8%,增速在全国排名前列。湖北省的外贸表现同样抢眼,进出口总值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28.4%,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民营企业在外贸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进出口总额占比超过七成。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国多地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在新兴产业的推动下,多地经济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为下半年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