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晶澳科技美国工厂售予康宁,高利润市场布局面临调整

时间:2025-08-01 15:50:20来源:界面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光伏行业传出重大消息,晶澳科技(002459.SZ)的美国组件制造业务已完成出售,接手方为全球知名的材料科学巨头康宁。这一交易的具体细节于7月31日通过知情人士得以确认,收购主体为康宁旗下的全资子公司American Panel Solutions(AMPS)。

尽管晶澳科技官方尚未对此事进行正式回应,但在其2024年年报及今年4月28日在港交所披露的文件中,已隐约提及该出售事项,只是当时未公开买家身份。晶澳科技目前正处于港股IPO的关键阶段,其在港股公告中透露,已于2025年4月4日将一家美国子公司的股权转让给第三方,该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自此不再纳入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

据悉,此次交易的购买价款包括约1.29亿美元的首期款项及不高于0.98亿美元的延期支付部分,总计达到2.27亿美元(约16.36亿元人民币)。公告指出,这一交易价格是在双方公平磋商,并综合考虑目标子公司JA AZ的净资产价值及当前市场状况后确定的。JA AZ即晶澳科技出售的美国子公司,其主要业务为运营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光伏组件制造基地。

晶澳科技表示,考虑到当前市场与行业状况下的业务发展策略,以及潜在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出售JA AZ对其业务发展是有利的。值得注意的是,晶澳科技在美国的工厂建设始于2023年,并于当年年底投产,投资额约为12.44亿元人民币。然而,在今年5月的业绩说明会上,晶澳科技在提及全球产能布局时,已未再将美国工厂纳入其中,转而强调越南及阿曼等地的海外产能。

对于中国光伏企业而言,美国市场因其高利润而备受瞩目。在当地设有产能的企业,能够有效降低贸易壁垒带来的高关税等不利影响。然而,晶澳科技此次出售美国业务,虽然能在短期内为公司带来一定的资金回流,但长远来看,或将不利于其在美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尤其是在美国持续加强贸易保护主义,对华光伏产品征收高关税的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布局面临诸多挑战。

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美洲市场为晶澳科技贡献了大量营收,且产品毛利率高达31.43%,远高于其他地区。然而,晶澳科技近年来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受行业竞争加剧及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影响,公司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负债率持续攀升。截至一季度末,其负债率已高达76.33%,负债总额达到866.29亿元人民币。

在晶澳科技之外,光伏行业另一巨头天合光能(688599.SH)也在美国市场策略上进行了调整。去年11月,天合光能将其在美国建设完毕即将投产的5GW组件工厂资产,置换了美国上市公司FREYR的股份。这一举措旨在确保美国本土制造产品的供给,进一步提升天合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此次接手晶澳科技美国工厂的康宁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材料科学企业,近年来也在积极布局光伏领域。康宁官网显示,其已宣布在美国投资建设太阳能硅片制造工厂,并计划将光伏业务打造成一个年销售额25亿美元的大业务板块。康宁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在近期财报公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康宁的硅片预计将于今年三季度投产,并计划到2028年大幅提升光伏业务规模。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