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五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如何破局成焦点

时间:2025-08-07 00:52:50来源:国际金融报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保险行业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公布,揭示了各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管控水平。据统计,截至8月6日,已有147家保险公司发布了相关信息,包括60家人身险公司、76家财产险公司和11家再保险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有5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未达标,具体为1家人身险公司华汇人寿和4家财产险公司安华农险、华安财险、亚太财险以及前海财险。这些公司的不达标原因均为风险综合评级未能满足监管要求。

据专业人士分析,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改善内部治理、增强资本实力、应用金融科技以及强化合规管理等多方面措施,来提升自身的偿付能力。这些举措旨在确保保险公司具备足够的资本缓冲,以应对潜在风险。

风险综合评级是衡量保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需满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以及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类的要求。然而,尽管这些公司的核心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高于监管标准,但风险综合评级却未能达标。

具体来看,华汇人寿已连续多个季度被评为C类,公司解释称,由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的整改尚未完成,导致风险综合评级下降。华安财险则指出,公司在声誉风险和操作风险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评级结果。安华农险同样因公司治理方面的风险,导致连续两个季度被评为C类,并表示正在积极推进整改工作。

瑞华健康因“技术原因”将延迟披露2025年二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直至8月中旬。根据规定,保险公司应在每季度结束后30日内披露相关信息。瑞华健康在2025年一季度实现了扭亏为盈,但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下滑,逼近监管红线。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保险公司长期未按照监管要求及时披露偿付能力报告。例如,中融人寿、上海人寿、珠江人寿和富德生命人寿的最新报告停留在2021年,合众人寿自2024年二季度后也未再更新相关信息。

为了改善偿付能力状况,不达标的保险公司正在采取积极措施。亚太财险表示,将对异常指标进行回溯分析,并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前海财险则针对前期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数据梳理和整改。华安财险在报告中提到,公司增资扩股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助于化解治理风险。

业内专家建议,保险公司应从多个方面入手提升偿付能力。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指出,加强投资管理、深化风险管理、增加资本补充渠道、提升业务质量与效率以及加强科技赋能是关键措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也表示,保险公司应强化内功,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并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在监管政策的支持下,保险公司也面临着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的过渡期已延长至2025年底,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调整时间。通过内部治理、风险管理等内生性措施以及监管政策的支持,保险公司有望更好地应对偿付能力挑战,实现稳健发展。

同时,保险公司也在积极优化承保理赔流程,提升运营效率,以改善承保盈利。在投资端,险企也在调整资产配置结构,以应对利率下行的挑战。这些努力将有助于提升保险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偿付能力水平。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