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关于商业模式的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他提出,商业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另一种则是教育消费者走向成熟。此番言论不仅将百果园这家水果连锁巨头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再次引发了业界对于商业伦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讨论。
在当前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中高端定位和品质溢价模式的品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星巴克中国为例,其近期拟出售部分股权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数据显示,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星巴克中国的收入仅为瑞幸咖啡的四成,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42%大幅下滑至14%。与此同时,主打性价比的瑞幸咖啡以35%的市场份额稳居中国咖啡市场首位,而库迪咖啡也以12%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餐饮行业同样受到消费降级的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餐饮的人均消费从2023年的42.6元降至39.8元,火锅、烧烤、饮品等品类降幅尤为显著。为应对市场压力,众多餐饮企业纷纷推出“穷鬼套餐”等促销活动,试图吸引更多消费者。
在汽车市场,消费降级的现象同样明显。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10万元以下车型销量同比暴涨51%,而30万元以上车型则遭遇负增长。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市场表现,正是消费降级在汽车行业的真实写照。值得注意的是,在30万元以上车型市场中,参与竞争的品牌和车型越来越多,原本由BBA三家品牌占据高达70%以上份额的市场格局,如今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所打破。
具体到销量数据,2025年上半年,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均出现下滑。奔驰累计交付29.32万辆,同比下降14%;宝马累计交付31.79万辆,同比下降15.5%;奥迪累计交付28.76万辆,同比下降10.2%。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豪华品牌的销售单价和品牌溢价能力也在逐渐丧失。如今,很多年轻人在考虑购车时,首先想到的不再是这些传统豪华品牌,而是国产新势力品牌。
然而,国产新势力品牌的日子也并非一帆风顺。包括极氪、蔚来、岚图、阿维塔、智己等在内的定位高端的新势力品牌,目前依然难以突破月销两万辆的大关。其中,极氪和蔚来虽然曾一度月销破两万,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退回到了月销一万多的困境中。
面对消费降级和品牌向上的双重压力,国产新势力品牌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以极氪为例,其选择从美股退市,回归吉利大家庭,以减少研发等硬成本支出,并缓解资本对其销量和利润的压力。同时,极氪放缓了产品推新和OTA的步伐,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并公布了下半年的产品规划和进度,赢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对于蔚来而言,其面临的生存压力更为严峻。尽管乐道L90的热销让蔚来稍微喘了口气,但即将上市的全新蔚来ES8才是决定其生死的关键。蔚来创始人李斌亲自跟随全新ES8车队,从西藏日喀则一路换电到珠峰,并开启全程直播,以展示蔚来的补能网络情况。这一举动旨在改变人们对于纯电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让人们亲眼见证“让换电比加油更方便”的承诺。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高品质、低价格是大多数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因此,只有那些能够戳中消费者痛点、创造实感价值的品牌,才能穿越经济周期,实现持续发展。对于极氪、蔚来、岚图、阿维塔、智己等定位高端的品牌而言,如何在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保持品牌竞争力,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