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公共场所亲子设施的话题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北京朝阳大悦城商场的一项举措成为了舆论焦点:该商场将原有的母婴室改造升级为育婴室,向宝爸宝妈同时开放。
据商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改造旨在提升用户体验,育婴室内设置了自动门和隔帘,明确分隔出哺乳区与换洗区。宝爸可以在换洗区为孩子换尿布,而哺乳区则依然为宝妈们保留私密空间。这一改变虽然引发了一些争议,但商场表示将持续关注用户反馈,并适时做出调整。
无独有偶,北京惠多港购物中心也设立了专门的“父婴室”,以满足宝爸们的需求。工作人员解释称,有的宝爸带孩子出门时,使用母婴室确实不太方便,因此商场设立了“父婴室”,同时也保留了多个母婴室供宝妈使用。
类似的“父婴室”在深圳和上海等地也相继出现。今年3月,有网友在深圳宝安天虹购物中心发现了一间专为爸爸们设立的“父婴室”,室内设施齐全,包括冷热水、加热湿巾、奶粉冲泡区和放置台等。而在上海普陀区长风大悦城商场,更是设置了包含母婴室、女亲子卫生间、男亲子卫生间及儿童卫生间的亲子卫生间,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亲子需求。
对于公共场所细分化的亲子设施,大部分网友表示赞同,认为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同时也鼓励了父亲更多地参与到婴幼儿的养育过程中。然而,也有评论指出,场地和空间限制是现实中公共空间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既方便家长又合理设置亲子设施,需要认真考虑。
河南郑州的李先生就表达了这样的困扰:“在商场里看到母婴室时,心里总会打鼓,这个时候我去还是不去?有些问题又没有办法在公共场合解决,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进去。”他认为,如果公共场所能设立更加完善的亲子设施,将极大地方便家长。
从商场管理的角度来看,大型商超亲子空间的布设正是一场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改革。江西吉安某购物中心运营经理林霞介绍,他们商场在设置育儿、亲子场所时,主要考虑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实际需求,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确定了母育婴室和亲子厕格的比例和标准。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教授周运清认为,“父婴室”在母婴室的基础上出现,是完善家庭与生活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鼓励父亲带孩子的一种重要途径。他强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陪伴至关重要,而“父婴室”的设置正是对这一需求的回应。
也有父母表达了希望设立亲子间或家庭育婴室的想法,他们认为不需要过分强调“父婴室”还是“母婴室”,而是应该更加注重亲子设施的功能性和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