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近日发布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均遭遇了下滑。
具体而言,海底捞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为207.0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同时,其核心经营利润(按照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24.08亿元,同比减少了14.0%;净利润为17.55亿元,同比降幅为13.7%。
对于业绩的下滑,海底捞在财报中给出了两大主要原因:一是翻台率的下降,二是产品和服务创新模式在初期的调整所带来的影响。翻台率作为衡量餐厅生意兴隆程度的关键指标,今年上半年海底捞自营餐厅的整体翻台率已跌至3.8次/天,这一数字不仅低于海底捞自己设定的“及格线”4.0次/天,也远低于2018年曾达到的5.0次/天的巅峰水平。
海底捞同店的销售额也受到了影响,除港澳台地区外,其他地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尽管客单价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达到97.9元,但仍未突破百元大关。
面对这一形势,海底捞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公司表示,若平均翻台率未能达到4次/天,将暂停大规模开设新店,转而优先提升现有门店的经营效率。据财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海底捞已关闭了33家餐厅。
然而,在门店表现乏力的同时,海底捞的外卖业务却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今年上半年,外卖业务收入增长了近60%,其中主打“一人食”场景的外卖品牌“下饭火锅菜”表现尤为突出,贡献了超过55%的外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