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望股份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宣布,公司迎来了历史性的盈利拐点,这一转折主要由其AI业务的强劲表现所驱动。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付英波指出,以三大智能体为核心的AI业务成为推动上半年营收与利润增长的关键因素。
作为“电子发票第一股”,百望股份自去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后,便开启了战略转型之路。付英波,这位前旷视科技CEO的加入,更是加速了公司向“数据智能(DI)”战略的迈进。他坚信,AI浪潮正为SaaS行业带来新生,智能体通过算法与数据构建新的生产力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了AI的商业价值闭环问题。
产业AI正逐步迈入价值兑现阶段。2025年上半年,百望股份实现营收3.48亿元,同比增长23.5%,净利润达到360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付英波表示,这不仅反映了公司上市首年的稳定运营,也预示着产业AI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他认为,AI在企业中的角色正从辅助工具转变为生产力基础。
百望股份凭借丰富的客户资源和交易数据,计划继续扩大智能体矩阵,与战略客户共建“数据智能共同体”,并整合国产算力、优化适配大模型,与产业伙伴共同打造AI生态。公司内部采取“挂图作战”方式推进新战略,将AI、全球化、盈利作为转型的三大核心。尽管整体研发开支同比下降33.5%,但在AI业务上的研发开支却从零增至1260万元,占比达到18.4%,并预计全年研发占比将超过20%。
首席财务官焦阳表示,通过AI技术的应用,公司在智能编码、代码生成、单元测试等场景有效提升了软件开发生产线的效率,降低了产研开发成本。这也使得公司上半年的毛利率同比提升7.4个百分点,达到46.6%。焦阳指出,盈利的首次实现得益于管理层在AI领域的战略调整和内部的精细化运营。
付英波透露,公司将整体业务划分为核心业务与AI业务两大象限,在核心业务中缩减了低毛利的数字精准营销业务,从而降低了员工成本与转介费。他强调,精细化运营并非简单压缩开支,而是要求每一笔投入都要产生效率和成果。上半年,“本地部署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收益同比增长93.1%,而“云化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则面对外部环境压力,营收同比增长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