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涉及知名茶饮品牌“蜜雪冰城”的侵权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件起源于2025年8月16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曝光了四川宜宾屏山县中都镇的一家名为“蜜雪冰橙”的店铺。这家店铺的门头设计与蜜雪冰城极为相似,仅仅是将“城”字改为了“橙”字,雪人标识和红白主配色也几乎达到了“像素级复制”的程度,令消费者难以分辨。
据悉,该店铺当时正处于装修阶段,尚未正式开业。这一曝光迅速引起了蜜雪冰城官方的注意。
蜜雪冰城客服通过加盟热线迅速回应,表示已经登记了相关信息,并安排了专人跟进处理,同时承诺后续将以官网信息为准。品牌方还同步启动了内部调查程序,但并未公开具体的维权措施。
与此同时,屏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也迅速行动,当日即对涉事店铺进行了现场执法。市场监管局责令店主立即拆除侵权的门头,并禁止该店铺在整改完成前营业。店主也承认了自己并非蜜雪冰城的加盟店,并承诺将进行整改。
此次事件在公众和行业内部引发了热议。不少消费者纷纷吐槽山寨门店的泛滥,认为这种现象已经到了“玩找不同游戏”的地步,并提醒广大消费者应通过官方APP或小程序查询授权门店,以避免受骗。
从行业角度来看,蜜雪冰城近年来虽然多次注册了防御性商标,如“蜜雷冰城”、“蜜雪冰诚”等,但在三四线城市,山寨店仍然猖獗。品牌维权成本高、山寨迭代速度快,使得品牌方在打击山寨门店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快消行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难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次曝光的“蜜雪冰橙”事件与同期曝光的“蜜雪冰城蟑螂事件”并无关联,但山寨门店的卫生与质量问题同样令人担忧,可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长期以来,山寨门店的泛滥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可能对正版品牌的价值造成稀释,尤其在下沉市场,这种影响更为显著。此次“蜜雪冰橙”事件能否推动行业反山寨机制的完善,成为业界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此,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享受茶饮等快消品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验证门店资质,支持正版维权,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