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郑德雁青岛调研首站选中国石化,能源保供与转型成焦点

时间:2025-09-03 12:43:54来源:凤凰网青岛编辑:快讯团队

山东省能源局局长郑德雁近日开启了其履新后的首次地方调研之旅,目的地选择了青岛。此次调研不仅关乎能源电力供应保障与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还旨在征求地方及企业对“十五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宝贵意见。

8月29日,郑德雁率队抵达青岛,随即对中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及中石化青岛炼化公司的光伏制氢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这两处考察点恰好与郑德雁上任后关注的两大领域——能源保供与能源转型紧密相关。

在中国石化这一大型央企的参与下,青岛与其的合作近年来持续深化,从项目落地到资本运作,双方的合作日益紧密。郑德雁此行,无疑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石化在青岛能源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调研期间,郑德雁深入了解了中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LNG接收站的运营及产能利用情况,并强调了安全生产与天然气稳定供应的重要性。山东作为天然气消费大省,面临着巨大的保供压力。而青岛LNG接收站作为山东省目前唯一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2014年投产以来,青岛LNG接收站已历经多次扩建,整体年接转能力达1100万吨,年供气能力165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的能源供应压力。青岛LNG接收站还不断创新,如设立保税液化天然气仓库,成为海关监管的“国际中转站”,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

在中石化青岛炼化公司,郑德雁实地察看了氢能“产、研、加”一体化示范园的建设进展。青岛炼化公司不仅建成了全国首座“碳中和”加氢站与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还投用了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形成了“光伏制绿电、绿电制绿氢”的新能源产业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研的两个点位均涉及中国石化与青岛近年来重点合作的领域。早在2000年,青岛石油化工厂便划转至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开启了双方合作的序幕。近年来,双方围绕LNG、新兴产业及炼化业务展开了深入合作。

青岛与中国石化在LNG领域的合作尤为突出。青岛LNG接收站不仅满足了青岛及周边地区的用气需求,还通过海底天然气管线等项目,进一步辐射了华东区域。双方还在董家口经济区合作建设了LNG冷能综合利用空分项目,填补了区域高端气体原料供应的缺口。

青岛国资在中国石化与青岛合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8月,青岛能源集团以资本运作方式入股青岛液化天然气公司,双方在液化天然气开发利用、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展开了深度融合。此次增资不仅提升了青岛市的液化天然气接转存储和调配保供能力,还为城市构建了“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

然而,尽管双方在LNG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新兴产业及炼化领域的合作仍有待提升。其中,青岛石化的异地搬迁问题成为制约双方进一步合作的关键因素。为加快推进青岛石化搬迁转型发展,青岛与中国石化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将在董家口化工产业园新建化工新材料项目。但截至目前,该项目的进展仍较为缓慢。

对于青岛而言,想要进一步加大与中国石化的合作力度,或许需要从解决青岛石化异地搬迁问题入手,为双方的合作扫清障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青岛的能源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