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撤回A股上市申请后,英发睿能转战港股能否借N型电池优势实现突围?​

时间:2025-09-11 15:09:40来源:投资时间网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全球光伏电池片领域的头部企业四川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02263.HK)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中信建投国际与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这家总部位于四川宜宾的企业,凭借在N型TOPCon电池片领域的突破性技术,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4年出货量计算,英发睿能位列全球N型TOPCon电池片专业制造商第三名,市场份额达14.7%。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公司于今年8月成为全球首家实现N型xBC电池片商业化生产的企业,同时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招股书显示,其产品矩阵涵盖P型与N型两大技术路线,但近年来正加速向N型技术转型。

回顾其资本化进程,英发睿能曾于2023年6月向上交所提交A股主板上市申请,后因战略调整撤回申请。此次转战港股,被市场解读为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该公司营收分别为56.43亿元、104.94亿元和43.5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50亿元、4.10亿元和-8.64亿元。公司解释称,2024年业绩波动主要受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影响,但今年前四个月已实现扭亏,营收24.08亿元,净利润3.55亿元。

产品结构的变化揭示了企业转型的轨迹。2022年,P型PERC电池片贡献96.9%的营收,N型TOPCon尚未形成规模。2023年新增的N型业务仅占7.1%,但到2024年已跃升至81.2%,同期P型业务占比从91.9%骤降至13.8%。今年,公司彻底停止P型PERC生产,N型业务占比达95.5%。这种转变源于宜宾基地新增生产线投产,以及将部分P型产能升级为N型的技术改造。

生产基地的全球布局凸显其战略野心。目前英发睿能在四川宜宾、绵阳,安徽天长及印尼设有四大生产基地。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技术路线调整,生产P型产品的天长基地已于今年终止运营。截至4月末,公司现金及等价物6.84亿元,总资产130.27亿元,总负债升至84.45亿元,创历史新高。

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引发市场关注。招股书显示,控股股东南京英发、英发勤合及张发玉分别持股45.63%、2.62%和0.85%。其中南京英发由张发玉(36%)、配偶罗宝英(24%)及子女张敏(20%)、张杰(20%)共同持股,张发玉家族合计控制约49.1%的投票权。现年61岁的张发玉担任董事长,其子张敏(36岁)任总经理,次子张杰(32岁)任副总经理,形成三代同堂的管理架构。

行业分析师指出,英发睿能的转型路径折射出光伏产业的技术迭代趋势。随着P型技术逐步退出市场,N型TOPCon和xBC电池片成为竞争焦点。该公司能否凭借先发优势巩固市场地位,以及家族治理模式能否适应资本市场要求,将成为其港股上市后的关键观察点。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