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一场持续发酵的家庭纠纷,因“离婚后发现两子非亲生”的惊人反转,将房产归属、亲子鉴定、精神赔偿等多重矛盾推上舆论风口。9月11日,核心房产纠纷案在桓台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场涉及22年婚姻、两个孩子、三套房产及多场诉讼的复杂案件,再次引发公众对婚姻诚信与法律权益的关注。
婚姻崩塌:从“幸福四口”到亲子疑云
2002年12月,姜先生与前妻登记结婚,婚后分别于2004年、2014年生下两个儿子。2019年,夫妻在桓台县购置一套房产,登记在双方名下。2022年,婚姻出现裂痕,前妻长期不归家;2023年,双方协议离婚,约定将该房产过户至大儿子小姜名下。然而,平静的离婚协议背后,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2024年9月,大儿子小姜突然到姜先生及其父母住处打闹,并直言“自己并非姜先生亲生”。震惊之下,姜先生取样进行DNA鉴定,结果显示他与大儿子无亲子关系。随后,他起诉要求与两个孩子均做亲子鉴定,法院一审、二审均支持其诉求,但前妻与大儿子始终拒绝配合。目前,否认亲子关系的二审判决已生效,而小儿子是否为亲生,仍因鉴定未完成而存疑。
房产争夺:堂嫂介入引发的“产权迷局”
2019年购置的房产,成为多方争夺的焦点。今年上半年,姜先生的堂嫂起诉堂哥与姜先生前妻,称该房产实际由堂哥出资购买,属于堂哥与自己的婚内财产,要求归还。三方在法院达成调解,法院将此前已过户给小姜的房产,直接判给堂嫂。
姜先生对此坚决反对。他表示,房产系自己与前妻共同出资购买,堂嫂等人的调解“无中生有”。为维护权益,他向法院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要求撤销该调解结果——这正是9月11日开庭的核心案件。
多线诉讼:抚养费、精神赔偿与“证清白”对峙
除房产纠纷外,围绕该事件的其他诉讼也在推进。8月20日,姜先生以“离婚后损害责任纠纷、财产纠纷”为由,起诉前妻与大儿子小姜,要求:前妻返还多年来的抚养费;前妻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重新划分此前的夫妻共同财产。目前,法院尚未当庭宣判。
亲子关系的“隔空对峙”更显激烈。大儿子小姜坚称自己是姜先生亲生,却拒绝配合亲子鉴定,并指责姜先生“受新娶小媳妇蛊惑,伪造证据想霸占房产和40万结婚钱”。姜先生则公开喊话:“若亲子鉴定证明大儿子是亲生,愿在全国各大媒体公开道歉,赠送房产,且不需要儿子养老。”
当事人心声:22年付出,只求“一个真相”
“我不想要钱,就想要一个孩子。”姜先生在采访中坦言,22年的婚姻与亲子付出,如今换来的却是情感的彻底崩塌。这场风波不仅让他身心俱疲,更给整个家庭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他表示,无论结果如何,只希望法律能还他一个“真相”。
目前,房产纠纷案仍在审理中,后续结果将持续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