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商的快速发展不仅重塑了国内消费市场格局,更将创新的零售模式推向全球。其中,东南亚市场因其独特的消费潜力和与中国相近的文化背景,成为众多国货品牌出海的重要目的地。数据显示,东南亚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数字经济GMV预计达到2630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这一趋势为内贸商家提供了新的增长机遇。
东南亚市场的消费行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清迈商场里年轻人刷短视频讨论美妆产品,到胡志明市直播购物成为主流消费方式,用户的购物习惯逐渐从“搜索比价”转向“内容驱动即时下单”。这种转变与中国电商发展初期的场景高度相似,为内贸商家提供了可复制的增长路径。一位入驻TikTok Shop东南亚跨境电商的美妆品牌负责人表示:“国内验证过的内容电商打法在东南亚不仅适用,而且反馈更快。”
完美日记、菲鹿儿、骆驼等品牌已率先在东南亚市场取得突破。以完美日记为例,其散粉产品登上TikTok Shop越南站点销量榜首,2024年大促期间跻身国货美妆品类Top10;菲鹿儿在菲律宾站点单日销量突破6万美金;摇滚甜心则凭借染眉膏半年内登顶越南站点销量榜。这些品牌的成功并非依赖低价策略,而是通过短视频种草、达人推荐和直播转化构建的内容电商生态,精准触达东南亚消费者对质感与故事感的需求。
东南亚市场的增长逻辑与中国电商崛起初期存在诸多共性。人口结构方面,超过六成的消费者年龄在35岁以下,年轻群体热衷社交购物,消费行为尚未固化,为品牌提供了广阔的渗透空间。基础设施层面,电子钱包普及和物流体系完善推动了网购成为日常选择,降低了商家的试错成本。消费节奏上,东南亚形成了“33”“66”“99”“双11”“双12”等多元化购物节,结合传统节日如泰国泼水节、越南春节,几乎全年都有消费爆发点。文化审美方面,东南亚消费者对美妆、服饰、家居的偏好与中国市场高度契合,国货品牌可直接复用成熟的选品逻辑。
尽管机遇显著,内贸商家在东南亚市场仍面临挑战。不同国家消费者偏好差异较大,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市场注重品牌调性,泰国消费者偏好产品颜值与社交属性,越南市场则对天然原料产品需求较高。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链路复杂,如何提升经营效率、放大转化率成为关键议题。对此,内容电商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短视频种草和直播转化,将消费决策链路浓缩进几十秒的内容体验中,实现品牌心智的自然渗透。
在东南亚内容电商的浪潮中,TikTok Shop凭借平台优势成为内贸商家出海的核心阵地。数据显示,2025年6.6大促期间,平台GMV同比增长123%,订单量激增104%,动销商品数增长75%。截至2025年二季度,TikTok在东南亚的月活跃用户超过3.25亿,用户月均使用时长超35小时,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庞大的用户规模和高频使用时长,使TikTok Shop成为连接社交流量与线上消费转化的关键枢纽。
TikTok Shop的平台生态为内贸商家提供了多维支持。达人生态帮助品牌快速融入本土文化,降低沟通门槛;物流、支付与履约体系构建了完整的消费闭环,简化跨境电商链路。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内贸商家将国内成熟打法平移至东南亚市场,探索出独特的增长路径。例如,摇滚甜心通过分析平台数据发现染眉膏在越南市场的蓝海机会,采用“素人-中腰部-头部达人”的阶梯式策略,实现订单量季度暴涨300%;Balabala聚焦热带气候下的“透气、凉感”儿童鞋服,借助达人生态完成市场教育;健美创研挖掘菲律宾消费者对深色口红的偏好,通过内容营销和大促活动实现销量增长。
部分品牌则通过内容驱动销售,放大品牌价值。完美日记在东南亚推出含植物精华、可降解包装的护肤品,结合三丽鸥联名系列,通过本地达人创作趣味短视频,精准触达年轻消费者。骆驼将国内“专业认证+品质可视化”的组合拳迁移至东南亚,通过户外场景化直播和本土达人合作,迅速打开市场认知。Ecowin等代工企业通过TikTok Shop实现转型,将国内抖音平台的运营经验复制至东南亚,国内与海外市场GMV占比达1:1。
对于内贸商家而言,TikTok Shop东南亚跨境电商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品牌建设的生态系统。商家需把握“先小跑,再冲刺”的节奏,在淡季熟悉平台规则,为旺季积蓄能量;采取“轻资产试水、重资产沉淀”的模式,前期利用货补、闪购等政策快速验证市场,后期加大自播和本地化运营投入;结合平台达人资源和大数据工具,在成分、包装或内容表达上融入本土偏好,建立差异化价值认知。越早切入这一市场,商家越能以低成本完成占位,赢得市场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