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山县人民法院始终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构建“五抓五促”工作体系,通过精细化司法管理、创新解纷机制、强化协同联动等举措,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在办案效能提升方面,法院建立涉营商环境案件全流程标识机制,对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实施智能管控。通过加挂特殊标记实现案件流转节点精准提醒,2024年民商事案件一审平均耗时27天,位居全省基层法院首位。同时组建专业化办案专班,针对买卖合同纠纷等重点案件实行专人专办,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召开数据会商会,靶向整改“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核心指标。2024年以来,“执行合同”指标在市级考评中持续保持优秀。
智慧诉讼服务成为助企降本增效的关键抓手。法院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推广“网上立案+云端庭审”模式,2025年已高效办结买卖合同纠纷333件,其中某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仅用5天审结。同步上线的“罗法e企窗”智慧平台集成智能查询、线上办理、定制解忧等功能,自2025年4月运行以来完成快捷办理800余次,人工咨询办结率达80%,企业满意度100%。
专业审判领域创新不断。金融审判法庭通过发布白皮书、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推动金融纠纷源头化解,维护金融信用体系。知识产权审判在全省率先引入事先约定赔偿机制,有效预防“重复侵权”。针对地理标志保护,设立“信阳毛尖”“罗山板栗”司法保护基地,与知识产权维权中心签订协同保护协议,构建跨部门协作机制。
多元解纷体系实现资源整合。罗山县金融调解中心和商事纠纷调解中心探索“法院+”联动机制,整合工会、工商联等调解资源,形成“专业+行业”双轮驱动。2025年通过先行调解化解涉企纠纷356件,大幅降低企业诉讼成本。执行领域推行“简案快执、繁案精执”,2024年开展集中执行39次,到位金额3044万元,通过“活封活扣”、执行和解等柔性措施盘活272家企业资产,涉及金额4822万元。
“执破融合”机制助力市场出清与重生。对执行不能企业启动破产清算,2024年审结破产案件8件,通过“执破融合”快速出清“僵尸企业”16家。对有挽救价值的企业,引导兼并重组实现重生,形成“僵尸企业”有序退出与困境企业有效挽救的良性循环。
司法服务延伸至企业生产经营全周期。55名干警常态化包联114家企业,2024年累计走访400余人次,通过发放风险提示手册、开展巡回审判等方式精准问需。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制发2份司法建议书和1份风险提示函,助力企业防范风险。在劳动争议新规实施之际,组织法官深入企业开展专题普法,发布涵盖多领域的典型案例,引导企业强化合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