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多地快递价格上调,“9.9包邮”时代能否延续引行业关注

时间:2025-09-17 12:55:38来源:财经杂志编辑:快讯团队

一场由政策引导的快递行业价格调整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过去两个月,从浙江、广东等电商核心区域到华中、华北地区,多个省份陆续上调快递基础价格,标志着持续近二十年的低价竞争模式出现转折。

7月29日,国家邮政局召集中通、圆通、韵达、申通、极兔等头部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明确要求遏制"内卷式"竞争。这场会议成为行业价格调整的导火索,随后江苏、福建、湖南等十余个省份相继出台涨价措施。其中,"快递产粮区"的调价动作尤为显著——广东、浙江等地将电商件最低揽收价从1.1元/单提升至1.2-1.4元/单,涨幅最高达27%。

价格调整呈现明显的区域传导特征。7月中旬,浙江义乌率先启动涨价,底价从1.1元涨至1.2元;8月4日,广东全省快递底价上调0.4元,要求不得低于1.4元揽收;8月11日,浙江永康市统一上调全公斤段价格0.3元;8月17日,江苏东海县快递均价上调约0.4元;8月20日,福建多家企业规定0.3千克内包裹不得低于1.5元。非产粮区省份也紧跟步伐,湖南圆通调价0.3元,江西要求发货价不低于1.4元,河北沧州、河南安阳、山东等地均出现0.2-0.5元不等的涨幅。

这场价格调整直接影响电商生态。深圳手机壳卖家杨康算了一笔账:其店铺日均发货1000-2000单,每单快递费上涨0.4元后,月成本增加约2万元。在10-30元的售价区间里,扣除包装、快递等成本后,单个手机壳利润仅剩几元。"如果是日均万单的大商家,每月成本可能激增十几万元。"杨康坦言,目前正在考虑通过开发高单价爆款来消化成本压力。

杭州文创卖家贝贝则采取空间优化策略,计划将仓库从余杭区迁至临平区。"临平的仓库租金更便宜,快递费每单能省0.3元左右,每月大约节省3000元。"不过,多数中小商家选择暂时观望,认为当前涨幅仍在可承受范围内,暂不调整经营策略。

监管层面的介入直指行业痼疾。国家邮政局7月8日会议明确要求反对"内卷式"竞争,7月24日公布的《价格法修正草案》进一步界定不正当价格行为,禁止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排挤竞争对手。这些政策背后,是快递行业长期存在的恶性竞争——招商证券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月快递单价降至7.5元,同比下降8.2%,较2006年的18.28元降幅超过58%。

价格战的历史轨迹清晰可见:2005年圆通与淘宝合作将单价从18元压至12元;2016-2017年上市潮后,电商件均价被压缩到2-3元;2020年极兔速递以"8毛发全国"的策略搅动市场,2021年义乌最低收件价跌破1元。这种以量换价的模式导致行业利润持续稀释,2025年7月数据显示,申通、圆通、韵达单票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50%、7.20%、3.54%,顺丰更是下滑14.02%。

在价格战最激烈的义乌,2021年就出现50%网点微利、30%亏损、20%濒临倒闭的困境。中信证券测算显示,"产粮区"网点单票成本约2.1-2.2元,但今年3月以来价格竞争加剧,部分网点收件价跌破1元。这种状况迫使监管层出手,通过价格托底保障末端稳定——一位从业者指出:"调价虽然增加了商家成本,但能保障快递员收入和网点生存,对行业长期健康有利。"

不过,行业格局的优化仍需时间。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当前快递业正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竞争,竞争烈度可能加剧。虽然"反内卷"政策提供了价格支撑,但实现均衡格局仍需观察。这场涉及商家、消费者、从业者三方的价格调整,正在重新定义快递行业的生存法则。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