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金融数据揭示,居民存款向非银金融机构转移的“存款搬家”现象在8月持续显现。数据显示,当月居民户新增存款1100亿元,虽较7月减少1.11万亿元转为正增长,但同比仍少增6000亿元。与此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存款达1.18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前8个月累计新增存款同比多增2.28万亿元。
这一趋势始于2024年下半年。通过观察住户储蓄余额同比增速与M2增速的剪刀差变化,可发现存款转移的明确信号。当剪刀差持续收窄时,表明居民存款增速低于货币总量增速;若剪刀差为负,则意味着居民存款增速滞后于货币供应增长。排除春节等季节性因素干扰后,2024年下半年起该指标已呈现趋势性收窄,显示资金正从居民存款账户流出。
资金流向主要集中在资产再配置领域。理财市场方面,头部理财公司7月、8月连续实现规模净流入,前14家机构7月管理规模环比激增约1.8万亿元,8月末合计突破25万亿元。股票市场同样表现活跃,8月上交所A股账户新增投资者超265万户,2025年前8个月累计新增开户1721万户,同比增长48%。融资融券规模在9月创下历史新高,截至9月10日达2.33万亿元,超越2015年峰值,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推动这一现象的核心因素在于存款利率下行与资本市场赚钱效应。当前主要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已降至0.05%,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0.95%,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3%,均处于历史低位。低利率环境促使追求稳健收益的资金转向理财等收益更高的资产。与此同时,资本市场表现强劲,截至9月10日,2025年A股上市公司中仅17.7%收益为负,超80%实现正收益,其中收益超20%的公司占比达半数以上。在存款收益持续走低的背景下,股市的赚钱效应对存款资金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从存款结构看,居民定期存款占比仍处于较高水平。数据显示,当前居民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比超过六成,显示仍有大量资金滞留在低收益账户。分析认为,在低利率环境持续、资本市场改革深化、经济基本面稳步改善等多重因素支撑下,居民存款向非银领域转移的趋势或将延续。
需注意的是,金融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历史数据表现不能完全预示未来走势,行业政策调整、全球经济波动等因素可能影响资金流向。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理性决策。